1、我们鼓励见义勇为,但我们更提倡未成年人“见义智为”。从鼓励“见义勇为”到提倡“见义智为”,是因为( )
①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
②未成年人不会保护自己,只会让自己受伤害
③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是未成年人的责任
④未成年人若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以下体现这一责任的漫画是( )
A.
B.
C.
D.
3、2023年是我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全国文明城市凝聚东台百万人民的努力,承载东台百万人民的期待。作为市民,我们应该( )
①尊重他人,做文明有礼的市民 ②加强宣传,运用道德强制手段
③制定法律,严惩违反交规行为 ④关心家乡发展,做好志愿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这启示我们( )
①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②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心怀爱国之情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完全一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一个部分进行集中部署。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是因为( )
A.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的共同责任
B.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C.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安全最根本的保障
D.我国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6、主持人董卿在采访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为了让老先生能听得更清勉,三次跪下来和许老交流,在提问的时候,她还靠近老爷子的耳边,缓慢地说话。董卿的行为告诉我们尊重他人( )
A.要对社会地位高的人给予更多尊重
B.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C.首先应该做到自我尊重
D.就应该做到事事迁就他人
7、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
①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④要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8、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顾客;在公交车上,我们是乘客……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乘客和学生是我们最主要的身份
③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④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9、中学生小玫有每天写日记记录生活的好习惯,以下是她日记中的部分内容: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为使我们的社区更加美丽,我在网络上就小区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出了建议,还收到了环保部门的回复,成就感满满! |
上述日记内容说明小玫做到了( )
A.遵守社会规则
B.合理利用网络
C.自觉遵纪守法
D.积极改进规则
10、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下侧漫画《榜样》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孝亲敬长
B.以礼待人
C.尊重他人
D.律己宽人
11、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既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靠自己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④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就会给社会的发展注入动力
A.①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3、育才中学准备开展以“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小晋同学准备报名,并拟定了下列四条提纲,其中可以入选的是( )
A.提纲一:人们建立规则会限制公民合法的自由权利
B.提纲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
C.提纲三:只要恪守道德就能够享有最大程度的自由
D.提纲四:越过自由的边界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4、漫画《处处受限》警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A.学会运用诚信智慧
B.完善个人惩戒机制
C.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D.树立诚信意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5、“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实现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 )
①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②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③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④无论何时何地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肖某某与邓某某建立网络交易平台,供用户进行公民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非法交易。截至案发,注册平台的卖家共200余人,非法买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95万余条。检察机关对肖、邓二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起公诉及民事公益诉讼。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型,可知肖某某、邓某某的行为是( )
①刑事违法②民事违法③行政违法④严重违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据肖某某、邓某某的行为,推断其法律后果是( )
A.受到行政处罚
B.严重社会危害性
C.受到刑罚处罚
D.受到警告和罚款
17、下列是小楠日记里的一页内容。针对小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
2023年9月16日 周六 晴
今天下午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谁知一上网就控制不住自己……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没按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
A.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B.学会“信息节食”
C.遵守各项法律规定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18、2023年,某城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黑帮组织犯罪案例。该黑帮组织以暴力和恐吓手段控制地下赌博、贩毒等非法活动,威胁社会治安,警方根据相关情报展开调查,最终成功捣毁了该黑帮组织,抓获了多名犯罪嫌疑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该黑帮组织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B.违反社会规则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C.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应受刑罚处罚性
D.该黑帮组织触犯了刑法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0、中国自古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西方也有“礼节是一封通达四方的推荐信”之类的谚语。这表明( )
A.中西方人都能做到以礼待人
B.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C.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D.只要礼貌待人,就能通达四方
21、 甲、乙两位同学围绕这一话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2、辨析题
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宪法宣传活动。在北京,普法宣传服务队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宪法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天津,法学专家领衔“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为群众奉上一道“法治盛宴”;在江西,青年普法志愿者、法官、检察官、律师走进社区乡村宣传普法,让宪法精神进村入户、入脑入心,…… 有同学认为,只要加强宪法宣传,就能树立宪法权威。
请你对这种观点进行辨析。
23、(遵守社会规则)
11月底,韩国新冠疫情恶化,感染人数大增。11月29日,67岁的尹老太乘坐飞机从韩国抵达沈阳,集中隔离14天后,检测阴性,自行回家。按照防疫要求,归国人员必须遵守“14+7”的隔离规定,即集中隔离14天后,仍需居家隔离7天。但尹老太对这些规定置若罔闻,返家当天,就邀请邻居上门做客,此后尹老太天天外出,几乎逛遍了全城。23日尹老太确诊,成为沈阳市首例确诊病例,最终造成1传27的超级传播事件。一个人的放松警惕,害惨了一座城。
请结合规则的有关内容,对尹老太的行为进行评析。
24、 2021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审议并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25、中学生王某在校常常炫耀自己的名牌手表,同学李某向其索要,想戴几天。王某不给,李某仰仗身强力壮,动手打伤王某,抢走手表。事后,王某因害怕报复,没敢声张,独自找李某想要回手表。没料到李某更加恼火,和他的几个“哥们”一起,又将王某暴打一顿,并威胁说:“以后有好玩的,要先想着我们,不然有你好看的!”从此以后,王某陷入痛苦之中……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教训惨痛。
分析张某的上述经历,给我们中学生怎样的警示?(用《安全教育》的有关知识回答,6分)
26、应该怎样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7、下面是八年级学生晓军一天的活动记录:
早晨,晓军背起书包上学。到了学校,他把吃剩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教室。午饭后,晓军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持刀勒索一名低年级同学,他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打110。放学后,晓军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一块她喜欢吃的蛋糕。晚上,他就前两天在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环境污染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请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晓军在一天中,他享受了哪些权利?又履行了哪些义务?至少写四项。
(2)请你当一回法官,说说在晓军一天的活动中,晓军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对晓军说四句话。
28、材料一:张敏常常到网吧玩游戏,结识了网吧的一帮哥们。一天,他们相约到外边去找钱,在行窃时被人当场抓获并扭送至公安机关。
材料二:王英原来对数学不感兴趣,成绩一般,但她在同桌王亮的影响下,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最近被吸收进了学校的奥数培训班。
材料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张敏、王英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二,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3)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去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