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不仅能流畅地与用户对话,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为商业和民生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暴露出存在技术漏洞、虚假错误信息、学术欺诈和剽窃、跨境数据泄露、网络AI诈骗、被黑客们用于策划网络攻击等风险。这说明( )
A.网络超越时空限制
B.个人隐私慎重保密
C.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远离网络防止侵害
2、2023年10月2日,杭州亚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王楚钦与樊振东对决,中国队提前锁定金牌,主教练王皓化身观众悠闲观赛。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王皓具有不同的身份
②主教练王皓与两位队员的关系是地缘关系
③主教练王皓与两位队员的关系是业缘关系
④在同一社会关系中,王皓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河北定州一老人因行动不便,过马路时颤颤巍巍,路过的甄瑜见状果断下车,主动抱起老人将她送至马路对面。甄瑜的行为体现了( )
A.关爱他人,与人为善
B.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C.见利忘义,扶危济困
D.文明和谐,维护公平
4、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励等外在约束。下列选项能体现出他律的是( )
①溺爱之子不成材,小苗不修不成树②即使没有交警查酒驾,小李也坚持喝酒不开车
③警察叔叔在交通路口检查来往车辆④小明经常反省自己,自觉纠正自身错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和劳动都离不开社会,人总是要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互帮互助,这说明( )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身份
C.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个人
D.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6、公益广告语“每人前进一步,社会进步一大步”。鲁迅先生说:“一个人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对此两句话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鲁迅的话是指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两者的意思都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
C.两者的意思都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广告语的意思是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7、2023年4月6日,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董志民虐待、非法拘禁案,认定董志民犯虐待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犯罪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③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不是司法机关
④有期徒刑和拘役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保家卫国是人民解放军的“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义务”,认真学习是学生“本分”……这些身份的“定位”诠释了( )
A.责任是一个人自愿做的事情
B.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
C.角色、责任都是可以选择的
D.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尊重
9、八年级学生小静性格内向,见到同学、老师甚至街坊邻居都会躲躲闪闪,甚至还和妈妈说:“未来社会是人工智能社会,我不需要和社会打交道。”对此,以下观点中能够劝说小静的是( )
A.每个人能在社会中生存主要依靠他人的帮助
B.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在社会生活中,人工智能能解决所有问题
D.每个人只是在衣食住行上与社会发生联系
10、为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中学生在实践中服务社会的意识,某校八年级(1)班计划在周末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你认为最合理的组织流程应该是( )
①执行活动方案,积极奉献社会②拟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③撰写活动心得,踊跃分享感悟④找好沿途景点,趁机享受周末
A.④→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④→③
11、随着《长津湖》的热映,抗美援朝烈士宋阿毛的绝笔诗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下列名句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金瓯无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2023年9月7日,淮安市盱眙县人民法院宣判了被告人项某某、林某某等5人诈骗罪、偷越国境罪一案。(项某某)犯诈骗罪、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项某某)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13、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下列行为符合该法律要求的是( )
①爱护国歌、国旗和国徽②联名抵制外国商品
③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④生动讲好爱国故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4、李想在“学习强国”APP上看到:神舟十六号乘组在空间站通过视频向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送来的祝福。李想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是( )
A.社会实践
B.阅读书籍
C.网络媒介
D.公益活动
15、“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不被别人欣赏的人。”这告诉我们在交往中要( )
A.心里暗自发誓,用尽任何方法超过对方
B.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
C.看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D.学会宽容他人
16、漫画《该怪谁》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B.人必须对社会和他人负责
C.她人和社会必须对我负责
D.妈妈要主动关心帮助孩子
17、中学生小倩和妈妈周末一起去西宁园博园游览,一路上她看到这些场景:小商品批发市场外师傅们在忙碌地装卸商品,公交车站里安检人员在有序地开展工作,园博园里各种活动正拉开序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A.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B.人的成长是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
C.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D.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18、对漫画《重视劳动教育》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值得尊敬
③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对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下面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
B.承担责任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
C.我们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D.我承担,我无悔,我不计较得与失
20、《长安三万里》上映后,互联网上也掀起了一股“李白热”,网友们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IP。这表明( )
A.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1、甲:作为社会成员,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
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既可以拥抱社会,也可以脱离社会。
22、 2019年4月20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进行10万人全负荷压力测试,540名园区志愿者上岗,他们整齐划一、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成为2019北京世园会的一道亮丽风景。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甲:志愿服务正能量,承担责任助成长。
乙:服务社会无意义,各尽所能促和谐。
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析。
23、只要有宪法,就可以治理国家。
24、2017年10月21日,白银市会宁县某中学组织开展了一次以“话说权利与义务,感悟人生责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体会感悟,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
(2)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25、江某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退役后,他尽心照料父母;同时,自筹资金,经营饮食业。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分子,他还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
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江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2)江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3)公民应当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6、当前,随着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流行文化也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形成了“日潮韩流”的现象。在校园内一些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等,小毅的头发一夜之间变成了红色,衣服也成了所谓“张扬个性”的怪装,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潮流。
(1)小毅的做法体现了一种什么心理?
(2)这种心理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3)我们应如何克服这一心理的消极影响?
27、(10分)小明的叔叔在上学期间,爱护学校的财产,18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年后退伍回家经营餐馆。他严格按照工商、卫生、税务、公安等部门的规定经营,因此受到市政府的表扬。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叔叔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几项基本义务?(4分)
(2)我们应该如何履行这些义务?(6分)
28、【万物相联 绚丽多彩】
材料一: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式对青少年上网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每周上网时间 | 上网目的 | 浏览过不健康网站的 | 去过网吧的 | |||
15小时以上 | 10~15小时 | 学习 | 聊天 | 打游戏 | 46% | 37% |
76% | 15% | 5%不到 | 18% | 5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说说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恪守网络道德,做网络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