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
A.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社会为个人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B.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2、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兴亡,还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下列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是( )
A.维护国家秘密不被窃取
B.维护国家尊严不受侵犯
C.维护国家荣誉不被玷污
D.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3、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贫困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下列对微公益活动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①能够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②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③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能力,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④中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参加公益活动会影响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下面选项中能体现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的是( )
①蔬菜大棚里农民大爷正在采摘有机草莓 ②百货公司里琳琅满目的商品
③在电视里观看“天舟一号”成功发射 ④在新华书店寻找《中华好诗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被喻为“两栖刀锋”营长的抚州籍军人陈松,自小深受黎川红色文化熏陶,少年时就立下了参军报国的宏愿,熟练掌握12种武器装备运用,被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被陆军表彰为第五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向陈松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该( )
A.投笔从戎,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B.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收获名利
C.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D.努力学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纪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遵守社会规则就无法享有自由
C.社会秩序保障了社会规则的实现
D.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社会规则,杜绝不良行为
7、生活中,个别电动自行车驾驶者经常出现随意变道、闯红灯等行为。劝导如图中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你应该说( )
①要遵规守法,违法须担责②公民享有自由选择出行方式的权利
③无论在哪里行驶,保证自己安全就行④珍爱生命,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我们重视劳动是因为(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定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③生命中的一切辉煌都是劳动创造的④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更值得尊敬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观察漫画,该漫画风筝,启示我们( )
①受约束会失去自由②自由是随心所欲的
③规则保障自由的实现④自由与规则是不可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12月17日,2023年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云述职”报告会圆满结束。3500名市民代表在线进行评议。“云述职”、“云评议”( )
①让市民生活更加便利②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
③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④调动市民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面是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同学们搜集到的一则案例:
16周岁的陈某,成绩优秀,自从与一些无业青年成为“好友”后,从打骂同学到偷窃财物导致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依然不思悔改,和“好友”拦路抢劫致他人重伤,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
大家针对该案件展开了讨论,其中你认同的说法是( )
A.陈某要明辨是非,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B.在社会生活中,要提高遵纪守法意识,积极预防违法犯罪
C.陈某因未满18周岁,即使违法犯罪也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D.陈某要学会对自己负责、敢于并善于维护正当权益
12、在患者需要时捐献血小板,之后返家途中又担当救人救火之责,现役军人颜国庆尽显军人本色,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获奖后,他捐出全部奖金10万元。从承担责任的角度看,颜国庆( )
①只付出了精力和金钱
②一旦作出选择,就义无反顾担当
③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回报
④不图金钱等物质回报只为获得表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下列做法符合媒介素养要求的是( )
A.小华未经同桌同意将其日记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
B.小东上课时边听课边低头刷微博
C.上网查阅资料,理解新知
D.发布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
14、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某中学围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少年”主题,开展了“读书伴我成长博览齐鲁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 )
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
②属于亲社会行为
③帮助学生迅速提升学习成绩
④可以获得精神滋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古语与规则相关的是( )
①树欲静而风不止 ②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③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④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随着社会数字化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下图中的行为启示我们要( )
①严格自律,不再上网②提高素养,不沉迷网络
③增强自制,理性上网④学会信息节食,避免盲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研学旅行寓“教”于“行”,边走边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这说明研学旅行有利于( )
①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超越②实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
③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身素质④提前进入社会,迎接各种考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这说明在我国( )
①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③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④个人利益要高于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40多年来,深圳推进科技创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实现了由边陲小镇到国际大都市的蜕变。由此可见( )
A.发展要讲速度
B.多设立经济特区可促进国家发展
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D.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以下“某市市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表明多数市民( )
参加项目 | 情况统计 |
愿意为减少空气污染而节约能源,以减少城市发电的煤炭使用量。 | 96% |
爱护城市绿化,有条件多栽培各类植物 | 84% |
出行尽量少开车,多选地铁、公交等。 | 62% |
①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②能积极主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③能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④能积极主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材料 抗击疫情是一场关于公民素养的无声战役。正当无数人奋勇抗击疫情时,网络上却出现各种有关疫情谣言的信息。对此,元元和星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元元:网络发言是权利,法律约束不自由。
星星:未成年人享有法律特权,转发谣言不担责。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辨析以上观点。
22、 材料:某中学贴吧内,一个网名叫“天龙,的学生,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其 中有的照片明显丑化小林。照片发布后,引发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对此, 小林很生气,小林的朋友小张却劝说小林,他说:“网络是个自由空间,想说 啥就说啥,你就忍忍随他去吧。”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对“天龙”和小张的言行进行辨析。
23、 2019年1月20日,北京地铁13号线上,一名女子在座位上吃沙琪玛,食品残渣抖落一地,受到公众的谴责。1月29日,该女子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该女子曾于2016年在上海地铁内被人拍到吃凤爪和麻辣烫,扔得满地骨头,被网友称为“上海凤爪女”。
有人说:社会生活确实需要规则,但在地铁上吃东西也是我的自由,不应该受到惩罚。
请对上面观点进行辨析
24、(分析不同行为,明确自由前提)
小明是学校电视台的志愿小记者,他抓怕了以下“社会镜头”,想以此为素材制作一个专题短片,以引起大家正确某些现象的思考。
镜头一:在校生李某在校门口的十字路口闯红灯,被执勤交警拦下。
镜头二:刚毕业的中学生赵某因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获得赃款2000多元。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1)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表格:
现 象 | 违法行为分类 | 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
镜头一中闯红灯行为 | ① | ③ |
镜头二中持刀抢劫行为 | ② | ④ |
(2)课后小明采访了在校生李某,他觉得“现在法律规定机动车要礼让斑马线,所以作为行人如何过马路是我们的自由”。请运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知识,帮助小明告知正确方自由的底线是什么。
25、 2019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开幕。陈荣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她热情为大会服务,几天下来嗓子哑了,但她很开心,许多运动员和观众在留言本和微信群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赞美。
(1)陈荣付出了哪些代价?得到了哪些回报?
(2)你如何评价她的行为?
(3)我们该如何向她学习主动承担责任?
26、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1)中国共产党把什么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这一基本方略首先要坚持什么?
(2)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该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3)建设法治中国,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地履行法定义务?
(4)建设法治中国,我们应该怎样做?
27、在一堂思品活动课上有这样一场小品表演,请你看看,再一块探究几个问题。
小强:(身背书包,漫不经心的上场)小团,“山猪”呢?
小团:你叫谁啊?
小强:大胖小友呗!
小团:你这人怎能这样,昨天叫人家“肥仔”,今儿个叫人家“山猪”。
小强:闹着玩呗,你别小题大做嘛。哎,听说你跟玲玲有点意思,是吧?
小团:你真无聊。(下场)
小刚:(正在看书,抬起头来)你又胡说啦,把同学都气走了。
小强:活该,谁叫他们不让我抄作业,还告诉老师,为此老师还训了我一通呢,我要跟他们没完。
(小刚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下场)
小强:哎,别走啊,陪我聊聊吧……(孤零零地一个人,无奈的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他们为什么都走了呢?
(1)请分析原因,是什么原因使小强“孤零零的一个人”?
(2)请出点子,帮一帮小强,让他不再“孤零零地一个人”
(3)请作辨析,小强说小团跟玲玲有点意思指的是什么?异性同学交往对吗?
(4)请谈感想,你在交友方面(包括异性)也肯定有一定的感想,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写一段感想。
28、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国自古就重视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少时习礼仪”的必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