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与法治课上,小南与同学交流了两件事。一是父母建大棚种鲜花,挣钱致富。二是讲了家规:逢年过节,必须去看望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你认为小南同学谈的家庭功能是( )
A.休闲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
B.经济功能和情感交流功能
C.消费功能和情感交流功能
D.抚养赡养和社会交往功能
2、全红婵从第一次接触跳水后,就喜欢上这项运动。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她的动作越来越娴熟。她的“水花消失术”让观众惊叹,也让她斩获一枚枚金牌。全红婵的故事告诉我们( )
A.做更好的自己,不仅要有梦想,更需要天赋
B.专注自己喜欢的领域,就能激发自己的潜能
C.人的潜能本身就是存在的,不用刻意去开发
D.激发潜能需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努力实践
3、哈尔滨工程大学339寝室的六名同学携手共进、团结互助,组团参赛、同频共振。经过努力,六名同学全部保研成功。他们用行动说明了( )
A.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B.朋友是密不可分的
C.选择朋友要以自我为中心
D.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4、临近期末班主任老师制作了《自我分析手册》,让每位同学如实、认真地填写。其内容包括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态度、与人交往、生活自理等诸多情况的自我剖析。班主任这样做是为了让同学们( )
①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②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③全面地了解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 ④完整清晰地认识别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要敬畏生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老人摔倒,路过的几名中学生上前搀扶
B.张明极力劝阻爸爸酒后开车
C.市民救助受伤的白天鹅并将其放归大自然
D.刘超患严重病毒性感冒仍坚持上学
6、为促进家校共育,某校开展了“我喜爱的家”问卷调查,下表数据说明( )
家庭决策方式调查结果 | |||
选项 | 共同商量 | 父母独裁 | 孩子决定 |
比例 | 55.6% | 22.5% | 21.9% |
A.“共同交流”的家庭肯定没有矛盾
B.“父母独裁”的家庭一定缺乏亲情
C.“孩子决定”的家庭亲子关系融洽
D.大部分家庭的氛围越来越民主平等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从学会学习的角度看就是要( )
A.寻找好学的朋友一同学习
B.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C.确立远大志向和学习目标
D.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8、小强有句口头禅叫“临时抱佛脚”,意思是平时不需要预习、复习等,考试前挑灯夜战就能应付过去。我不赞同小强的观点,是因为( )
A.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我们唯一的任务,其他的都不重要
B.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抓紧赶作业,放学回家后就可以尽情地玩
C.让父母监督自己,因为我们年龄还小,没有很强的自控力
D.认清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9、以下四个生活情境给我们带来的共同的生命思考是( )
A.生命有时尽
B.生命有接续
C.敬畏生命,珍视生命
D.守护生命只需要爱护好身体
10、“家和万事兴”,下列言语不利于构建和谐家庭的是( )
A.女儿:妈妈,您休息吧,我来洗碗
B.儿子:妈妈,你别唠叨了,我已经够烦了
C.妈妈:周末我们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陪他们聊聊天
D.爸爸:月考你考得不太理想,我们一起来分析原因
11、小亮想参加班长竞选,得知他的好朋友也要参加竞选,他有些纠结:如果自己落选了,在朋友面前会失去尊严,如果自己成功当选,这段友谊也可能结束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竞争会伤害友谊,所以我还是选择退出竞选
B.友谊能经受住考验,存在永久的友谊
C.要勇敢地接受一段新的友谊
D.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12、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想看新闻,打开网页就能看到;遇到难题,搜一下就有解题方法;想聊天了,找个网友就能聊……由于过分依赖网络,使我们和朋友、家人的感情越来越远了。这反映了( )
A.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应该合理使用
B.互联网信息量大,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娱乐提供便利,我们可以完全依赖网络
C.网络交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D.网络无所不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13、生活中每个公民都要扮演多种角色并承担多种责任。下列角色和责任相匹配正确的是( )
①作为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②作为朋友要保护环境,维护正义
③作为企业经营者要依法经营④作为学生应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14、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就是亲情之爱。这份爱产生的原因有( )
①父母给我们生命,为我们生活操劳
②家人分享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忧伤
③家人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④家人是我们生命的影响者,成败的决定者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学生是老师笃定恒心、倾注一生心血所锤炼的“作品”,老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老师交往,我们应该
①完全听从老师的安排
②坚信老师是真理的化身,维护老师的绝对权威
③尊重老师、理解老师
④关心和帮助老师,增进师生情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6、“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这个世界适应自己”这启示我们面对初中生活首先要做到( )
A.确立新的目标
B.让新生活适应自己
C.自觉遵守纪律
D.积极适应新生活
17、习近平主席勉励青少年说:“青少年要敢于有梦。从西游记到凡尔纳科幻小说,曾经幻想的飞船、潜艇,人类今天不都实现了吗?有梦想,还要脚踏实地,好好读书,才能梦想成真。”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类需要少年梦想,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②编织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③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④树立梦想,踏实努力读书必定能将之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毛泽东是一位博览群书、酷爱学习的革命家,他看问题能登高望远,眼界宽广,处理问题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正如他所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学习,能够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B.学习,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C.学习,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加精彩
D.学习,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1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外演讲中多次引用“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句话体现的友谊特质是( )
A.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B.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C.交朋友一定要有所选择
D.友谊是平等单向的
20、有趣的催作业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写作业和交作业的积极性,由此可见( )
下面是某校教师的“花式催作业”: 语文老师:“床前明月光,写完作业心不慌” 历史老师:“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等作业” 道法老师:“心动不如行动,就差你的主动” |
A.老师严抓作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B.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C.尊重老师的“不同”,无需走近和接纳老师
D.“花式催作业”与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相悖
21、下表中左栏的材料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道理?请将道理写在下栏的空格里。
材料 | 体现的道理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1)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2) |
吾生也有涯 而学也无涯 | (3) |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 (4) |
开通一个新窗口,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 (5) |
22、(1)微情境填空: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_________的中国梦。
②小林同学为了促进自身发展,经常听取朋友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这一认识自我的途径是_________。
③“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复习第三单元时,要求同学们列举一部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_________。
⑤古往今来人们通过不同的形式赞美老师,请你写出一句赞美老师的诗句_________。
(2)请结合下图,谈谈你会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______。
24、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________。
25、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__________和_________。
26、①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A.帮助他人
②人们行为的底线B.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③文明有礼C.遵守道德和法律
④亲社会行为D.不违法
⑤国家安全E.能促进社会和谐
27、有梦想,就有希望。(_____)
28、判断说明
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并说明理由。
(1)班级中经常有同学私下谈论某某同学在谈恋爱了。(______)
理由:
(2)表达情绪是自己的事,我们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情绪。(______)
理由:
29、近日,初一班的同学们围绕“青春与法律”的话题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30、“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但有的同学认为:接纳自我等于自我满足,会导致故步自封或不思进取,因此应该只接纳自己好的一方面,不接钠自己的坏的一方面。
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31、请根据漫画《目中无人》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漫画中遇狗的女孩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吗?为什么?(3分)
(2)为了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应该怎样做?(3分)
32、片段一:2011年9月19日,重庆一位约80岁的老翁倒在人行过道上,旁边是七八个围观者犹豫不决,就“扶与不扶”议论纷纷。
片段二:2011年11月21日,句容中专的一名学生在用餐时,突发癫痫病,收银员毫不犹豫地上前,嘴对嘴吸出患者口中污物,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名收银员被网友称为“最美收银员”。
感言:中华民族的振兴,每个人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使命;扭转信任危机应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阅读上述片段和感言,结合自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心是一份情感,一种关怀。面对下列情境,你将如何表达你的“爱心”?(3分)
①父母生病时:
②同学遇到难题请教你时:
③邻居吵架时:
(2)爱心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请你就“爱心”的话题,简要谈谈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3分)
(3)校园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乐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和谐校园、共度美好时光”是我们每个中学生应尽的责任,请你就此向同学们发起至少两点行动倡议。(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年级的静静对自己作了这样的评价:“我身材苗条、长相秀美,性格外向,人缘很好,做事效率高,课后总能很快完成作业,成绩在班里也算可以,但是有时太在意同学对我的评价,所以觉得有些累,有时希望自己更加有主见,但经常以失败告终……”
材料二 静静的老师和同学对她的评价如下:责任心很强,能主动关心班集体建设,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性格热情开朗,乐于助人,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总是愿意原谅别人。学习方面马马虎虎,各科作业写的字比较潦草,最近学习成绩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
(1)材料一体现了静静可以通过哪种途径来认识自己?
(2)材料二体现了静静可以通过哪种途径来认识自己?
(3)谈谈静静应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4)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谁的发展?
(5)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谁的交往?
34、下面是蓉蓉上学某一天的“所见”“所闻”“所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情景一中的这些变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护?(2分)
(2)结合情景二,分析小张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3分)
(3)从加强自我防范的角度,谈谈我们中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3分)
35、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
上中学后,小明迷上了网络游戏,并且经常找理由逃学,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王梅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爱好集邮,从邮票中了解了风土人情、陶冶了情操。
(1)情趣不同,影响不同。小明和王梅的情趣分别属于什么情趣?(2分)
(2)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