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4月23日,“书香陇原•阅读周”暨第三届“陇韵书香节”在甘肃省图书馆启动。”陇 韵书香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引导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之所 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因为( )
①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②阅读也是学习,可以点亮我们心 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③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
④阅读可以打开生命的视窗,充实人的精神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九年级的小芳说:我有很多梦想,我想考取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出国深造,我梦想自己能当医生,为病患解除痛苦,我梦想自己还能成为医学科研人才,为祖国的医学发展做出贡献,为了这些梦想的实现,我从现在开始,不怕辛苦,努力学习,……从小芳的梦想我们可以看到( )
①少年的梦想总是不切实际
②梦想能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生活目标紧密联系
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3、观察下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B.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实现梦想
C.实现梦想需要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D.只要付出努力,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4、13岁的小梅在网上聊天时认识了一位网友,她常常和网友讲述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的心里话。小梅对网友越来越好奇,正巧对方发出邀请,想在周末和她见面。要不要和网友见面呢?小梅发帖求助,你认为下列回帖合理的是( )
| 回帖人 | 回帖内容 |
A | 小米多 | 赶紧见面吧!又获得一份真挚的友谊啦。 |
B | 牛油果 | 果断见面,将最真实的自己袒露给对方。 |
C | 冰激凌 | 最好不要和陌生网友见面,尤其是女孩。 |
D | 糯米鸡 | 不要见面了,保留神秘感,封锁自己。 |
A.A
B.B
C.C
D.D
5、金秋九月,我们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新起点”主要指( )
A.新阶段
B.新同学
C.新老师
D.新校园
6、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在运动会过程中,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小将,还是身经百战的老将,都努力用拼搏精神诠释着对梦想的追求。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梦想没有实现,努力就失去意义
B.只要付出努力,梦想就能实现
C.追逐梦想,心动重于行动
D.努力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工作太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这告诉我们( )
A.工作没有学习重要
B.学习有苦也有乐
C.学习是每个行业的首要任务
D.学习没有终点,终生都需要学习
8、金秋九月,我们带着几多新奇、几多梦想步入初中,开启了我们的中学生活。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样的天地,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富有挑战的课程、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学生活( )
①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②每个人都可以激发着我们的潜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④是没有烦恼和忧愁的快乐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活到老,学到老。”“吾生有涯,而知无涯。”这些谚语告诉我们( )
A.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B.学习没有终点
C.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D.学习是多方面的
10、周恩来在《我的修养要则》中提出“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有规律的生活”。下列做法与此相符合的是( )
A.寒暑假期间,保持正常作息,适当锻炼
B.在学校的组织下一起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
C.参加应急逃生演练,掌握自护自救技能
D.参加“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河北”主题活动
11、“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人民日报的这句摘录启示我们( )
A.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B.梦想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目标
C.青年要积极编织人生梦想
D.有梦想,人生就一定很出彩
1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费尽千辛万苦,历经六年,终于从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不育株,通过人工授粉的方法繁殖出下一代,证明了“无性杂交”学说是错误的。这启示我们( )
①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②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③要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④有梦想就能成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现在,相隔万里的两个人,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工具成为好朋友,实现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这是因为( )
A.网络交往改变了人际交往的角色和对象
B.网络交往超越了传统人际交往时空限制
C.人们在网络上交朋友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D.网络为人们提供虚拟、便捷的交友信息
14、2023年12月无情的自然灾害——地震再一次降临在我国甘肃省,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让我们对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有很多思考。你认为地震时正确的自救措施是( )
A.跑进建筑物中躲避
B.乘坐电梯下楼,以便能迅速撤到开阔地带
C.蹲在坚固的桌子下面,保护好头部
D.身处高楼,可蹲到外墙窗户旁躲避,找机会跳楼逃生
15、在学校举办的科普知识竞赛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不仅翻阅课本查阅相关问题,还通过课外图书、互联网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虽然遇到了困难,但收获多多。这次竞赛活动使我们认识到( )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课堂②探究、思考、感悟都是学习的表现
③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唯一的任务④我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经步入中学生活。下列对中学生活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我们进入了新起点,开始了新征程
②这是为我们一生莫定重要基础的阶段
③见证着我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命进阶
④一定能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下列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老师:“你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小江:“我______。”小江正确的回答可以是( )
①不喜欢政治,所以只学习语数英 ②擅长演讲,主动参加演讲比赛
③决心改掉上课爱开小差的坏毛病 ④不打算做班长,因为会妨碍学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下面表格中对关于学习的古诗文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 古诗文 | 解读 |
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学习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
②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学习没有终点,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③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④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要学会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和雯雯比,我的数学稍差,英语较好;她积极上进,我乐于承担班级责任……材料中的“我”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
A.生理评价
B.社会评价
C.他人评价
D.自我评价
20、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我们要做到依法办事,就应该( )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遇到问题,我行我素,仅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考虑
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任何事情都依据法律的标准去判断对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法律通过____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______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____的起点上。
23、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24、央视一套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来自攀枝花市米易县,就读于四川大学法学院的无臂学生彭超,以丰富的文学知识、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高超的答题技巧,力压现场其他选手成为该节目首位擂主。下列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 要做更好的自己,就要多背诵中华经典古诗文
B. 只有赢得比赛,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做更好的自己
C.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D. 只有遭遇挫折才能激发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25、【知识链接】(温馨提示:在每小题的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②“人是能思想的芦苇”,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辩证思维分析,情绪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 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26、小刘是个聪明的学生,可他在学习上不肯用功,老师提醒他应该更努力些,他却说,我现在如果太刻苦了,将来不就没有“潜能”可挖掘了吗?他的说法( )
①错误,要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不自我设限
②错误,要树立自信心,相信“我能行”
③正确,因为人的潜能是有限的
④正确,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就难以开发自己的潜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7、有人说:“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必管周围人。______
28、据调查,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团伙犯罪呈上升趋势,因此,小军认为,在集体生活中,不能形成“小群体”,因为它不利于个人和集体的发展。
判断:理由:
29、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人言可畏”“唾沫星子能淹死人”等,每个人都会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些评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成长。
面对别人的评价,有人说:我们只有靠他人评价才能认识自己;也有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此,请你进行辨别与分析。
3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等内容成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积极与老师和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等。
某校七年级同学看了上述材料后,举行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在活动中,有同学提出:“男女同学之间不应该交往,异性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同学观点进行评析?
31、“感动江苏教育人物”朱小琴,是江苏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的科学老师。“朱老师,蚂蚱的鼻子长在哪儿?”“朱老师,蚂蚱的六只脚是怎么走路的?”学生喜欢把各种奇怪的问题抛给科学老师朱小琴,而朱老师的解答总能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小脑袋得到启发。朱小琴走上科学教育岗位的首要任务是学会昆虫标本制作。短短两年时间她就带领学生制作了上万只昆虫标本,又花半年多时间打造融教育、艺术、保存于一体的“昆虫馆”,让学生感知“昆虫世界”的魅力与神奇。她也被称为“昆虫老师”“魔力百变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她牵头成立“华校少年科学院”,下设地质、气象等12个研究所。大课间、午间休息、放学后,她总是和学生一起“捣腾”实验。学生在科技社团“乐翻天”,先后写出60多篇探究小论文发表在杂志上。
(1)你对教师职业是怎样认识的?
(2)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孔子说:“行己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2021年4月6日,迎来厦门大学100周年校庆。厦门大学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我们应该怎样做?
33、情境一:放学后,小川去网吧打游戏,邀请我一起去,还说我的费用他包了。
情境二:小川和别人闹矛盾,约我一起去教训那人。
(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至少答2点)
(2)为什么说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34、【法治生活】为保障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明确指出任何组 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布、传播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
(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法治常识】中国正在迈向法治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让法 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2)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两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是什么?
【法治实践】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4)建设法治中国,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35、材料一 悉心照料患病养母的孝顺女孩文敏,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庭重担。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为养母穿衣、洗漱,准备早饭。一放学,文敏就匆匆往家赶,下地干活,做饭做家务,照顾养母。她被评为“新时代好少年”。
材料二 2018年8月20日,为抢救遭遇台风天气的国家重点试验平台,中国船舶重工第七六○研究所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在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过程中,不幸被狂风巨浪吞噬,坠海牺牲。
(1)“新时代好少年”文敏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为了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他们壮烈牺牲。你从他们的行为中得到了哪些人生感悟?
(3)我们应如何向上述先进人物学习,发掘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