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柏拉图:“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地幸福”,这体现了( )
A.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
B.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C.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D.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月27日,河南省济源市某学校“只有河南,旨在让学生对河南的人文、历史、自然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体验河南的非遗特色,全方位地了解河南。本次活动的开展( )
①说明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过时,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表明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学生应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研学
③体现了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④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学习视窗,让其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七年级的小华在日记中写道:刚进校园,一切都那么陌生而新奇,想到未来三年的初中生活,心中充满期待⋯⋯中学生活,面临新的目标与挑战,为此我们应该( )
A.珍惜当下,把握机遇
B.刻苦学习,封闭自己
C.无所畏惧,我行我素
D.自立自强,唯我独尊
4、2023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意在强调每个人在国家复兴中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 )
A.学会编织人生梦想,这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B.早立志,立大志,常立志,等待时机成熟再付诸行动
C.只关注自身成长,国家的前途与我毫无关系
D.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5、体味美好情感,可以让我们身心愉悦,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体验。下列有助于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有( )
①假期熬夜追剧、打游戏 ②假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
③和朋友一起逃课去校外玩耍 ④周末参加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年9月,新入职警察李紫茹接过“121845”警号,这曾是她因公牺牲的父亲李小平生前使用的警号。她希望沿着父亲的足迹,续写未曾完成的使命。由此,我们感悟到( )
A.精神发育都需要物质的支持
B.信仰的传承让生命得以接续
C.经历挫折容易让人意志消沉
D.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7、古人云:“骏马行千里,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牛;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句话形象的说明(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③要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④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同学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玉器绵延不绝的发展脉络和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这次活动让同学们( )
①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为明天不懈努力
②意识到中学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
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养护精神
④感悟学习不局限于学校,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们学为人师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是因为( )
①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唯一传承者
③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我们应该( )
①抓住机遇,回避挑战②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③从大事做起,着眼长远④持续不懈地努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七年级的小灵发现QQ中有一个可以和附近人相约吃饭、看电影的功能、正好她看到有人邀请她去吃自己向往已久的那家西餐,她很心动。你建议她( )
A.不能去,网上的人不可信
B.应该去,免费的西餐不吃白不吃
C.向公安局举报此人可能存在不良动机
D.可以去,但是和那人AA制
12、电影《老师·好》中有这样一段旁白:“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这段话揭示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列对这种师生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之上,亦师亦友
②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
③学生就是知识的接受者,应绝对服从老师
④老师是教育教学的权威,能让学生都成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小林在日记本上写道:“我是班上身高最高、体能最好的同学,每次跑步都是班里最快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属于自我评价②是从生理方面认识自己
③属于他人评价④是从心理方面认识自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此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最合适补充在其中的两句是( )
①网络消息多发布②刷单返利不要理
③个人信息不泄露④他人关心不理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很多古诗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下列诗句中能体现赞美友谊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完善了网络空间著作权保护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大幅提高侵权法定赔偿额上限和明确惩罚性赔偿原则等,为创作者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一步“撑腰”。这表明( )
①法律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②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
③著作权法是处理著作权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④著作权保护问题从此有了判断是非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养成良好用眼习惯②坚持做眼保健操,及时缓解眼睛疲劳
③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课后不能看书④保持正确写字姿势,在太阳底下看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某校八(1)班小明在完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份课前作业时,按要求收集了以下材料。
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穿梭于车水马龙,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快递小哥的身影,成为今日中国发展画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他们以诚实守信为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顾客的合法权益,用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商家声誉!坚持守法诚信经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他们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上下求索。用一生去坚守,去奋斗,无怨无悔!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应该是( )
A.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B.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人民就有希望
C.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D.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了国家今天的辉煌
19、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才不致空虚。”这段话主要启示我们( )
①珍爱美好青春,学习文化知识 ②提升道德修养,拒绝与同学交往
③努力拼搏,让生命因此而充盈 ④人类生命最短暂,及时行乐不虚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小东在班上是个子最矮的,正值青春期的他还满脸青春痘,当有同学取笑他的个子和容貌时,他会低落难过,但是他很快能想通,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有很多优点,一定要加倍努力打造内涵,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小东的行为告诉我们( )
①小东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够客观认识自己 ②小东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
③小东用改变认知法,及时调控低落情绪 ④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1)默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国家层面:________、_______、文明、_______
社会层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层面:________、________、诚信 、 ________
(2)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说明少年的梦想与______密不可分。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的是学会学习,需要掌握___________。
(4)我是七年级4班的班长,这是从_________方面来认识自己。
(5)“你不知道网络的另一端是谁”反映出网上交往的特点是__________。
(6)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__________。
22、提升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有哪些?
(1)合理安排_____________ ,形成良好的___________ ,不断提升自己学习能力。
(2)学习方法因人而异,_______________就是最好的方法。
23、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是____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____,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____。
24、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有些不完美,如____________,我能接受,因为____________,接受不完美,我会__________
25、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____和____。学习积极面对这些____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26、
27、沉默内向,不喜欢说话的吴凡,在网上无所顾忌,喜欢发帖。因此他逃避现实,沉迷网络,喜欢网络交友。
28、一位七年级男同学的日记写到:爸妈和老师对我关怀备至,仿佛我的青春我的人生只要按照他们的安排程序即可完成,自己连诉说都无门,这样的青春越来越乏味。然而我看到她之后血液沸腾,觉得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大胆的追求,放肆的爱,这才是我想要的青春。我认为:青春是走向独立,自由需要大胆追求,随心所欲。
青春是走向独立,自由需要大胆追求,随心所欲。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9、批判精神就是敢于对一切说“不”( )
理由:
30、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那一部分,是世界上所有语言中最动人的词汇之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决决华夏,源远流长。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新时代青年,不止诗和远方,更有梦和家国!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定会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甲同学:青春年少有梦想,自强自信助成长。
乙同学:肆意放纵我张扬,点滴小事显修养。
31、(认识自我)
小刚自从上了中学后,一直都开心不起来,放学后也不跟同学们玩,经过班主任的耐心开导,小刚把自己的想法给班主任说了,小刚说:他来自农村,个子矮小,衣着朴素,普通话也说得不标准,在小学就比较内向,不爱跟同学们玩,觉得班上的同学瞧不起他。班主任说: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大家都觉得你比较朴素、勤劳,数学测验还考了满分,你可以多帮助一下我们班数学差的同学,还可以主动和同学们交往啊。经过这次谈话后,小刚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到他值日也经常为班里打扫卫生,主动和同学们打招呼,还帮助数学差的同学复习数学。小刚终于感受到了中学生活的美好。
(1)和班主任谈话前小刚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从故事中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句子。
小刚通过生理方面对自己认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心理方面对自己认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社会方面对自己认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他人评价对自己认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要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32、2018年3月28日,是第23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对青少年来说,生命就像一棵小草,期待人们用心浇灌;生命就像一朵鲜花,渴望人们精心呵护。我们周围不时闪现以下镜头:
镜头一:张三入室抢劫,屋主李四奋起反抗,打伤张三后将其制服。
镜头二:小红乐于当“义务交通员”,常常护送低年级同学过马路。
镜头三:小花考试不及格,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跑到楼顶欲跳楼轻生。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哪一个镜头所反映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
(2)综合上述三个镜头,请你谈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保护未成年人 共建美好未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学校开展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请回答以下各题:
(1)在社会生活中,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构筑起哪四道防线?
(2)请你谈一谈为什么要“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一道道防线?”
(3)在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还有哪些?
(4)在学校生活中,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一班的小雨特别崇拜吴希明,希望能像他那样实现航空报国的梦想,所以他学习很努力。在小学时,小雨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可是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增多,小雨感到时间不够用,成绩有很大的下降,他父母很着急,小雨也是忧心忡忡。
(1)对待学习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2)忧心忡忡的小雨,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学会学习?
(3)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35、材料一: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歹徒手持刀具、统一着装;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该团伙共有8人(6男2女),现场被公安机关击毙4名、击伤抓获1名(女),其余3名已落网。2014年3月29日,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分别以涉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依法批准逮捕昆明“3.01”暴恐案4名犯罪嫌疑人。
材料二: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随即,有关本次事件谣言四处滋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又在某某地方发生的消息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传开。其中,3月3日上午,一条“当天凌晨,四川音乐学院后巷有三名匪徒持长刀砍杀路人”的微博在网络上疯转,几小时后,武侯公安分局澄清,武侯区并未发生如网友所说的类似警情。警方根据《治安处罚法》相关规定,作出对该网友徐某行政拘留的决定。
(1)面对暴力犯罪行为,假如你当时在场,你会怎么做?(至少二点,2分)
(2)昆明3·1暴力恐怖事件中犯罪分子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 点?(至少二点,2分)
(3)网络谣言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至少二点,2分)运用八年级的知识谈谈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网络自由与权利?(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