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开始实行与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并建立了自己的组织。这则材料说明了五四运动( )
A.导火线是十月革命的爆发
B.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C.主力军是先进的知识分子
D.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下图所示是发生80年前一次重要战役,该战役的影响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如图中AB两处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两件大事,其中B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第一国际成立
C.建立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胜利
4、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A. 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B.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C.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 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5、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这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 )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改变落后面貌
B.强化农奴制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C.避免革命,维护自身统治
D.使农奴获得土地和人身自由
6、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其中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
A.荷马
B.达·芬奇
C.但丁
D.莎士比亚
7、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上刻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波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述的是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萨拉热窝事件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珍珠港事件
D.诺曼底登陆
8、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l4—l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A.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民主”、“共和”思想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9、2020年7月17日,在印度东南部塞库提图村村务委员会会议上,村务委员会主席拉杰斯瓦里(属于“贱民”阶层)被迫坐在地板上,而不是主席的椅子上,并被下属剥夺主持会议的权利。导致拉杰斯瓦里受到歧视的原因是印度社会遗留的
A.种姓制度
B.元首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农奴制度
10、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甚至有一些是农奴。当农奴在城市生活够一年零一天后就获得了自由。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这反映了( )
A.庄园是欧洲的基本单位
B.欧洲城市都获得自由自治
C.城市兴起促进庄园瓦解
D.庄园瓦解促进城市化进程
11、与中英《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
12、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鼓励人民富裕起来 B.对外掠夺
C.废除农奴制 D.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13、如表所示为“南方之行的成果”,表中数据说明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 9.2 | 14.2 | 13.5 | 12.6 | 10.5 |
消费价格指数(%) | 3.4 | 6.4 | 14.7 | 24.1 | 17.1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
C.加入世贸组织带动经济发展
D.设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
14、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他这样评价其法典的主要理由应是
A.法典是他亲自审定颁布的
B.法典是一部最为完整的法律文献
C.法典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
D.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15、“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那时欧洲社会还保持着中世纪的法律体制,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这段材料是对下列哪部法律文献的肯定(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6、下图是世界上古老文字之一。请判断它属于下列哪种文字
A.象形文字
B.字母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17、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到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9.2%。而居于底层的20%工人的总收入比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3.6%,以上指出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A.解决了美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问题
D.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18、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到古王国后期,金字塔越修越小。对其变化理解正确的是统治者
A.开始重视民生
B.思想趋于理性
C.权力逐渐衰落
D.喜好别的建筑
19、19世纪传统意义的“工场”被新的“工厂”所取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工场”和“工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A.规模大小的区别
B.出现时间早晚的区别
C.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两种生产方式的区别
D.作坊主与资本家两者管理者身份的差别
20、16世纪时,因非常渴望到东方获取财富而率先带领船队完成了下图中的路线,并以事实向世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迪亚士
D.达·迦马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_______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1917年11月,革命导师_______领导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2、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________和圣马丁。
23、下图上刻的是《_____》
24、船,劈波斩浪,促进人类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交流,
(1)1519-1522年,________率领船队从西班牙起航,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2)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劳动力,开始从________向美洲贩运黑人,史称“三角贸易”。
(3)1871年开始日本政府派岩仓具视使团乘船出访欧美,舰船搭载的动力机是________。
25、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
26、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__(人物)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27、由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的《___________》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28、 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9、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之外,在亚洲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0、____年5月,北美13个植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第二届大陆会汉、委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804 年,经过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_____ ”,拿破仑加冕称帝。
31、14世纪至16世纪在西欧掀起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一运动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
32、阅读下列材料: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城市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1)西欧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目的是什么?
(2)通常使用什么方式?
33、历史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推动世界近代历史进步的因索”是纷繁复杂的,实验中学九年级的同学就此做了专题探究,请你一起来参与吧。
(历史人物)
(1)将下列近代历史人物按要求分类,将序号填人相应的空格中。(不可重复填写)
①但丁②路易十六③华盛顿④查理一世⑤克伦威尔⑥拿破仑⑦达·芬奇⑧孝德天皇
分类 | 序号 |
A资产阶级革命家 |
|
B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人物 |
|
(2)结合所学知识,以华盛顿为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思想突破)
(3)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资产阶级在近代史中如何突破思想限制,推动历史进步,请举一例史实说明。
(制度革新)
(4)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或经济以及管理等制度的革新,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以近代法国的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其他因素)
(5)通过上述探究,概括推动历史进步的因素。
34、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世界历史风云突变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崛起》
材料三: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1)材料一中欧洲通过建立什么新秩序“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充满了忧虑和失望”主要是因为哪一事件的打击?
(2)材料二中斯大林“创造”的最主要成果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这种“试验性疗法”与材料二中苏联的做法有何相似之处?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呈现出怎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