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 )
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
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3、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4、在抗战的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抗战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的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5、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清末郑观应的这首诗描述的应是哪次海战的悲壮场面
A.丰岛海战 B.威海卫战役 C.平壤战役 D.黄海海战
7、太平天国时期有许多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的歌谣。“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其中“金田”出“新君”在( )
A.1840年
B.1842年
C.1851年
D.1853年
8、他少年时代就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青年时代弃医从政,从此将自己的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成为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就是
A. 孙中山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朱德
9、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小明爷爷的中学毕业证上的毕业时间是民国二十五年,请问他爷爷毕业于公元
A.1933年 B.1934年 C.1935年 D.1936年
10、“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接着又完全吞并了这个国家。”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1、“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过去上海市民口头的俗语,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结果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C.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城市的结果
D.浦东开发区建立的结果
12、下图是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他取得此证是依据(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3、在历史知识竞赛课上主持人刚说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虽然不多,但这次会议的召开预示着中国革命的面貌将焕然一新,李明就知道了问题的正确答案
A. 党的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八七会议
14、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位国民党将领,率部接受和平改编,使人民免受了战争苦难,也保存了一个完整的城市。他是
A. 李宗仁
B. 张灵甫
C. 傅作义
D. 张学良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下列关于党史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二大——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十四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中共十五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6、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A.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 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 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纂改
D. 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17、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图中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是( )
A.
B.
C.
D.
18、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这一描述指的是辛亥革命的
A.背景 B.起因 C.经过 D.意义
19、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最终导致了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在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座谈会上,俞正声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将永载史册,彪炳后世。”。下列关于西安事变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的是拥蒋抗日 B. 又称“双十二事变”
C. 党中央派王若飞到西安调停 D.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走中国道路、______、凝聚中国力量。
2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3、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于2015年更名为__________。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____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4、“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______;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中写道:“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是______。
25、“进出农田不计程,此身只为米粮生。呕心沥血研新种,稻量翻番世界惊!”这篇悼词悼念的的应是( )
26、背景: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________,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________走私,发动侵华战争。________年6月,________战争爆发。
27、“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 站立起来,堂堂的做个人”。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28、《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马关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日本。
29、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___________会战爆发。抵抗史实:___________率全营守卫宝山壮烈牺牲;___________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国空军首次参战。意义:___________战时陪都是___________。
南京大屠杀:时间:___________被害人数是___________。
30、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公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上李鸿章书》
(1)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的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1911年间院的演说》
(2)材料二中,孙中山救国方法和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回答,为了“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早年做了哪些努力(至少列举两点)?
32、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改革开放最初开始于哪一次伟大的转折?
(2)改革最先是从农村还是城市开始的?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3)对外开放最初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现在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有什么感悟?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34、民族的觉醒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远征军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增至约5万人。联军的行动,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括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条约,使清政府丧失多项主权。
材料二:公车上书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的不知多少倍。
材料三:在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前,不管党派、阶级、阶层、团体、个体,都共同意识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国共两党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正是这种觉醒的表现。
(1)材料一中的“联军的行动”指的是什么?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公车上书”有何影响?“五四运动”最早开始于哪个城市?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