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第一、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A. 专业化 B. 商品化 C. 立体化 D. 社会化
3、1905年,日本东京成立了某革命政党,成员们喊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该政党最有可能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4、下图中一系列军事行动的意义在于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国民党三大主力基本被消灭
5、下图中,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得到飞跃的根本原因是实行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我国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共七大的召开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图中a点到b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开展了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
8、“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 B.黄海大战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9、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袁隆平
D.周恩来
10、蔡元培有关论述中道: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 《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对此蔡元培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学应“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B.主张中国大学应向西方大学学习
C.大学课程应与科学与民主相关 D.主张大学应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
11、“李鸿章再次致电丁汝昌称:‘速带六船来(大)沽,面商往旅(顺)拼战、渡兵运粮接济;成败利纯,姑不暇计,尽力为之而已。即刻起碇,勿迟误。’”材料表明李鸿章对此战的态度是
A.备战迎敌
B.妥协求和
C.退让保船
D.消极避战
1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
A.推动了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
B.促使国家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推动开发开放了上海浦东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新”的起点是
A.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14、如果说《共同纲领》帮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那么这部文献就帮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这部文献”指的是( )
A.1982年宪法
B.刑法
C.土地改革法
D.1954年宪法
15、“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推动了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
A. 废除了科举制度 B. 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C. 裁撤了冗官冗员 D. 改革考试方式内容
16、某同学在阅读历史书时,看到如下描述:“……三月二十一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乃合十八省举人……以一昼两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据此推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废除科举
C.保路运动
D.武昌起义
17、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
A. 九一八事变 B. 双十二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八一三事变
18、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面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下列对应图片的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初级阶段、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19、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 )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20、“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百团大战 C.全面内战爆发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2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976年10月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2、秦灭六国以后还统一了文字,把____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__________。
2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关英雄人物。
(1)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壮烈牺牲:
(2)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
25、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1876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率军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
26、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27、请你说说下列节日的由来。
(1)五四青年节是由 而来 ;
(2)七一党的生日是由 而来 ;
(3)八一建军节是由 而来 ;
(4)十一国庆节是由 而来。
28、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_____;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9、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__________,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30、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的完成标志着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1、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开启民主政治的事件是什么?性质是什么?
(3)近代化探索的领导者分别是那些政治派别?
(4)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32、在2011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之际,同时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的重要一年,就行了盛大的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的活动,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际上只完成了两项目标,请问具体表现是什么?
(3)你认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3、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则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图4人物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