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全力围攻的地区是( )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重庆地区
2、“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3、以下可选为主题“彻底摧毁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展览的图片是( )
A.
B.
C.
D.
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的运动,但是从成绩上分析不如日本这个优等生成绩好。”这句话强调洋务运动
A.没有使中国富强
B.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抵制了外来侵略
5、左宗棠率领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采取的收复策略是
A.扶起东边倒却西边
B.打开南疆门户
C.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先南后北,缓进急战
6、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草地 ⑤翻雪山 ⑥会宁会师 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⑦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⑥⑦③⑤ D.①⑦③②⑤④⑥
7、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8、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刘少奇之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拨乱反正”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A.民族团结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制进程
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纪念的英雄是
A.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李鸿章
10、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还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1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12、文艺作品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下列文艺作品不属于反映抗日救亡时代主旋律的是
A. 《狂人日记》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毕业歌》 D. 《黄河大合唱》
1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这件事))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之大幸的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材料中所述事件( )
A.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B.表达了全民族抗战后人民的心声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4、下图是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图1所示部队于1966年7月1日正式成立,图2军种是在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的,由图1所示部队更名而来。这支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
A.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B.对他国进行核讹诈
C.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等
D.空袭、空运和航空侦察
15、尼克松在对华政策报告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1971年,中国融入“国际大家庭”取得的重大突破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实施改革开放
16、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个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17、孙中山常说:“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A.领导了北伐战争
B.建立了黄埔军校
C.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合作关系
D.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18、近代史上,增开天津为商埠是在下列哪个条约中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19、下列对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0、近代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瑗珲条约》
D.《马关条约》
21、粉碎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________,转战陕北。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实行______、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4、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
25、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力量是________。
26、1924年,中国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经过谈判,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
27、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8、诗歌中蕴含着历史。阅读下面的诗句,写出相应的内容,
(1)“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足对虎门销烟英雄的赞颂•
(2)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笞案.
(1)面对刽子手, 仰天长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故!快哉!”
(2)九一八亊变后,中国并产党派 等人组织抗日游击队,抵抗日本的役略.
(3)1940年,八路军以 为总司令发动了百团大战,增强了人民的抗战信心。淸末状元实业家张赛提出“ ”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29、中英《________》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中日《________》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30、太平天国永安封王封______为东王,封______为翼王,后来又封从香港回来的______为“干王”。
31、材料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的新中国并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二: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在20世纪实现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了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解说词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性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一年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作出的决策而开始的?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国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32、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最能说明“千年局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2)在“中国新生”这一篇章中,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这里的成就指什么?
(3)“伟大转折”开始的标志是哪次会议?在该会议中提出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4)“世纪跨越”中,1992年后我国对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3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阵地。
34、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使中国面临了巨大的灾难,试举例说明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3)面对“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反入侵的斗争,请举例说明?
(4)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