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是指
A.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B.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C.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掠得圆明园的大量珍宝
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图一相比,我们从图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在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宣告在外交上突出体现为 ( )
A. 结束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 B.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 坚持和平外交的既定方针
4、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5、同文馆始建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
6、公元前4世纪,扫荡了叙利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7、下边漫画所反映的局面出现的背景是( )
A.洋务运动开始后
B.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
C.义和团运动爆发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8、下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禁烟雕塑,请问主持“折断烟枪”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奕山 C.琦善 D.关天培
9、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8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该电报( )
A.为研究事变爆发的原因提供了真实史料
B.掩盖了日本蓄谋已久、发动战争的目的
C.是后人的“伪造”史料
D.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偶然性
10、请你选择下列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狂人日记》---- 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C.《定军山》----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D.《国闻报》----辛亥革命之后最有影响的刊物
1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通过这一歌谣,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 反帝爱国运动 B. 一场改革运动
C.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1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是( )
A. 《天津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13、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参加了
A.开国大典 B.国民党一大 C.重庆谈判 D.中共七大
14、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北伐军战斗力强大
15、1856年的中国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半殖民地
C.殖民地
D.社会主义
16、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前线
B.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
C.1992年,中共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港澳回归祖国,洗刷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国耻
17、(题文)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
A.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B.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洋务派军事工业的破产
18、某学校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有这样一道题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 ②五四运动 ③南昌起义 ④井冈山会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19、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宪法学说……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与该项通令能够呼应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海国图志》
20、下图是英国输华商品总值示意图。造成图中数据上升的原因是( )
A.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C.英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21、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人物名称。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2)创建中国同盟会的是——
(3)秋收起义领导人——
22、1894年中日黄海激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壮烈殉国;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______运动的序幕。
23、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24、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开端,从此中国逐渐变为________社会
25、经过:1937年8月13日,________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26、近代以来,列强发动的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一场战争是(_____)。南昌起义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后,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了一条(_____)的革命道路。1945年,(_____) (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_____)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_逐步在个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28、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
29、如图所示,_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__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解放。
30、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带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20世纪60年代,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他带领人民治理“三害”,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2)中共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2012年,中国作家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31、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列举两例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2、回答下列有关我国教育发展的问题:
(1)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什么法令?
(2)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哪一年?
(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作为接受义务教育的你应该怎样做?
33、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事件
(1)被称为是“人的发现”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2)标志法国大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3)古代印度的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名称叫——
(4)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是——
(5) 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是——
(6)古代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7)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
(8)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是——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材料二: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请回答有关问题:
(1)材料一中人民解放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揭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2)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兴起和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5)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6)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