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天平军,这说明
A.清朝军队已经没有了战斗力 B.太平军已经攻陷北京城
C.外国侵略势力开始侵略中国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2、下列发生在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完全独立的是(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3、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其指导性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论联合政府》
5、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伐战争
6、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套在中华民族脖子上的沉重枷锁。下列条约中,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蒋介石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么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倭寇②国民政府对倭寇采取不予抵抗政策
③国民政府唯一要务是清内匪④国民政府反思领土丧失,改变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区分史实和观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
B.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
C.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前往调停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9、天津在哪一条约中增开为通商口岸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
10、根据“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天王、《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组关键词来判断一位历史人物,该人物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洪仁轩 D.李秀成
11、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此,2001年,我国加入下列哪一国际组织
A.
B.
C.
D.
12、下列所示内容体现了
A. 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 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13、下图可以看出1916年胡适提倡
A.民主
B.科学
C.新文学
D.新道德
14、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写道“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文中提倡的是
A. 民主 B. 科学 C. 新道德 D. 新文学
15、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16、“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下列分析不能从上面直接获取的是( )
A.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B.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
C.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
D.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趋势
17、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写到“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可见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A.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维护袁世凯独裁统治
C.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
D.反对民主共和制度
18、一个个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是社会发展的坐标。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流行词汇,其中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新中国 土地改革 “最可爱的人”
B.总路线 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好”
C.红卫兵 阶级斗争 “停课闹革命”
D.中国梦 精准扶贫 “两个一百年”
19、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 )
A.导弹
B.气象卫星
C.人造地球卫星
D.实用通信卫星
20、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致巴特力尔上尉》中写道:“在地球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材料中“两个强盗”分别是( )
A.英国、美国
B.英国、法国
C.美国、法国
D.美国、沙俄
21、历史上的口号或主张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的特征。
(1)洋务运动期间,在“ ” “求富” 口号指导下,洋务派开展了一场维护清朝统治
的自救运动。
(2)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新文化运动提倡 与科学,促使人们思想空前解放。
22、下图是_____在_____会议上作报告。
23、1935年,(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4、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25、1894年是农历的“甲午年”;1898年是_______年;1901年是“辛丑年”;1911年是_______年。
2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侵占我国领土________万平方公里。
27、下图四反映的是__________计划,它制定于__________年。
28、1931年,日本发动的_______(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9、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外国侵略军曾两次侵入北京,分别是在________战争中和________战争中。
30、鸦片走私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________时代,________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________。为了开辟________(根本原因),向中国运来________、布匹(工业品),但遭到中国________式的自然经济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________、________等,销路旺盛。在________中,中国处于明显的________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________。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________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2)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________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________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________和军队________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
3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史。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作出重大贡献,它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32、请简要回答《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3、说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
34、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两首歌曲的部分歌词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
(2)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3)材料一中的“旗帜”是指什么?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人民是怎样称呼他的?
(5)材料二中提到的“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是指这一年发生的什么事情,这一事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