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表的数据变化说明( )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
时间 | 哲学、宗教 | 自然、应用科学 | 社会科学 | 历史、地理 | 文学、艺术 | 合计 | 年平均数 |
1895年前 | 1 | 4 | 1 | 2 | 3 | 11 |
|
1896〜1911年 | 38 | 172 | 366 | 238 | 136 | 950 | 63.33 |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A.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百日维新,成果丰硕
C.中国对日本一无所知
D.学习日本,救亡图存
2、《晋察冀日报》(下图)是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1940年11月由《抗敌报》改称而来,是晋察冀根据地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报刊。据此可知,此份报刊( )
A.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
B.报道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C.宣传了革命根据地的作用
D.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影响力
3、“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抓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明确提出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5、马克思说:“新发现的土地殖民地化,助长了各国之间的商业斗争,因而使这种斗争变得更加残酷。”荷、法、英的殖民争夺就属于“这种斗争”,战争的最后胜利者是( )
A.西班牙
B.英国
C.荷兰
D.法国
6、下图是民国二十七年.毛泽东致信并盛赞蒋介石的一段话。这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 )
A.出师讨伐北洋军阀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正面战场组织抗战
D.议国共两党合作
7、文明进步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潮流之一。某一时期政府曾发文指出“严禁买卖人口、禁止蓄奴、剪辫和劝禁缠足;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谓”。直接造成上述“文明进步”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中华民国成立
D.外来文化的冲击
8、从1999年到2020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长至4134.7亿澳门元,翻了好几番;人均G DP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增长4.8倍,在经济体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世界第四。以上材料说明“一国两制”政策
A.有利于澳门的繁荣稳定
B.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统一
C.符合港澳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D.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制度
9、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是( )
A.左权
B.张自忠
C.佟麟阁
D.赵登禹
10、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C.甲午战后我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11、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始
13、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当主持人说出“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时,小红同学抢先说出正确答案,她的答案应该是( )
A.珠海 B.汕头
C.海南 D.深圳
14、某班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是(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国防建设
D.改革开放
15、下侧表格中的作者和著作的共同作用是( )
作者 | 著作 |
章炳麟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邹 容 | 《革命军》 |
陈天华 | 《猛回头》《警世钟》 |
A.宣传社会主义革命
B.宣传封建礼教思想
C.宣传民族民主革命
D.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16、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评价的是
A.同盟会成立
B.辛亥革命爆发
C.推翻清朝统治
D.中华民国建立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中我国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研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列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解放战争开始全面爆发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1967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从长远来看,我们简直经不起永远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使十亿最有才华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为此,五年后他主张(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改变中美之间仇视敌对的状态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983年底,新华社发表了通讯《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一步鑫生》,此后迅速刊发了27期报道,宣传浙江省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总结的“日算月结、实超实奖,实欠实赔,奖优罚劣”等工厂改革的方法,国内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风潮。这一现象表明政府( )
A.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B.创新企业的管理制度
C.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D.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
21、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________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2、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_____________”。
23、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三军败绩”后签订的条约是________。1901年,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印证这一说法的内容是_________。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被古希腊历史学家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的古文明是_______________。
(2)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3)“人的发现”体现了文艺复兴中的_______________思潮。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________被誉为“两弹元勋”;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6、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________,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7、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发明家是_____
28、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___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党的好干部”_______。
2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_
30、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请按序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31、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32、梳理知识,探究根源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遭受了多次外敌入侵,逐步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作表格,列举其中的主要战争及相关文件,分别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影响。
(2)结合上表,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主要原因。
3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制定于何时?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而今,又一座全新、庄严的“风雨同舟”主题雕塑在重庆和大家见面。雕塑矗立在陈列馆的序厅中间,采用玻璃钢仿铸造钢材质,以20世纪40年代重庆“特园”为史实背景,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与各民主党派领袖、知名人士等聚会重庆,共商国是的情景。
(1)材料一中“聚会重庆,共商国是”指的是什么?“共商国是”的结果怎样?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可他(蒋介石)没想到自己的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呢?给他来个针锋相对,……紧紧拖住这两个拳头,然后对准他胸膛插上一刀。”
(2)材料二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它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见图片。
百万雄师过大江
(3)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哪一战役?此战役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请你说出这个城市的名字以及这个政权的名称。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战争的胜利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