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其中盘踞东北的军阀是( )
A.张作霖
B.曹锟
C.段祺瑞
D.冯国璋
2、清末状元张謇,告别仕途致力于实现兴国之梦。他的“兴国之梦”是
A.民主共和
B.民主自由
C.变法图强
D.实业救国
3、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说:“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所谓的“荣耀”包括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库页岛 C.攻占广州 D.组建洋枪队
4、献身变法,临刑时激昂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仁人志士是( )
A.左宗棠 B.谭嗣同 C.黄兴 D.宋教仁
5、下列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 互不侵犯
B. 平等互利
C. 和平共处
D. 经济合作
6、历经战争硝烟的八一军旗在“辽宁”号上更是猎猎生风。八一军旗的产生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长征 D.新中国成立
7、三大战役中,发生在东北境内的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下列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
9、下图为某同学学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时,对一次著名会战所做的笔记。这次会战应该是( )
时间:1938年6月-10月 兵力:日本40多万,中国约100万 著名战役:江西万家岭战役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10、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B.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
C.国民革命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D.北伐战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一步开展
11、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洋务运动》一课后所做的总结。其中④属于( )
①面对内忧外患,②清政府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③洋务派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而且兴办教育,编练军队,筹设海防。④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A.历史原因
B.历史事实
C.历史过程
D.历史结论
12、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 发展教育 B. 实业救国 C. 民主共和 D. 维新变法
13、“口号、标语、诗词”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枪杆子里出政权”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14、2017 年 4 月 26 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 001A 型航母在大连下水,标志着我国海军建设进入新的时期。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南海舰队
15、下图“读书摘要”所反映的史实是
A.西安事变
B.百团大战
C.重庆谈判
D.内战爆发
16、1947年夏,毛泽东在听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 了。”这是因为( )
A.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解放战争打响了
D.大决战开始了
17、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18、《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该小说的作者是( )
A.陈独秀
B.聂耳
C.鲁迅
D.矛盾
19、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错误有几处( )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④朋友相见多行鞠躬、握手礼
⑤清军到处搜捕发动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
A.两处 B.三处 C.四处 D.五处
20、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1、意义:为争取________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2、他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位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人类每一次重大疫病爆发之时,都有科学家战斗的身影,发现青蒿素能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
2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24、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 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_____政策,这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5、他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
26、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_____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
27、请将相对应的史实进行配伍
( )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 A.屠呦呦 |
( )两弹元勋 | B.邓稼先 |
(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 C.袁隆平 |
( )“杂交水稻之父” | D.翟志刚 |
28、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_____;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9、_________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_________________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30、“1760年—1840年英国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采矿工程师史蒂芬孙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运输。”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指的是________,人类从此跨入“________”时代
31、简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
3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讲述的是1997年______________ ,百年的游子终回祖国怀抱。
(2)图二反映的是历史事件是1951年_____________ 。至此,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 。
(4)图四是1971年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是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开怀大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图五的石柱上刻有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此法典是《____》。
33、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步是什么?请说出发起这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3)请写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哪些变化?
34、近代以来,炎黄子孙致力于民族富强的探索,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留下了一页页浓墨重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张元济写诗赞誉道:“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经典广东》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三民主义中的两个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孙中山把实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上,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
——人教社普通高中《历史》选修4
材料四:黄埔军校的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纪念馆馆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所描述的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如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梁”领导了哪一次运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尚未实现的是什么主义?他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实现这个主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是什么?
(5)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对国家复兴,民族富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请你为此撰写一条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的励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