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沧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轰轰烈烈、席卷东南的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永安封主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件 D.天京陷落

  • 2、在抗美援朝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董存瑞     D.罗盛教

     

  • 3、如图中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4、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与图相关的选项是( )

    A.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5、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有关他的伟大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立同盟会 B.宣告了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领导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 D.领导指挥北伐战争

  • 6、学习历史要做到史论结合,即在注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得出某种结论。下列结论“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所依据的史实是(  )

    A. 允许外国驻兵北京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括动   D.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7、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主要是指哪国?率领军队出国作战的司令员是谁? 

    A日本,陈毅   B越南,邓小平

    C韩国,林彪   D美国,彭德怀

     

  • 8、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9、起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 10、五四爱国运动被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主要原因是(     

    A.这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C.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

    D.他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 11、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材料中的“此事”是指( )

    A.禁烟运动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丰岛海战

  • 12、《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A.开放沙市、重庆等为通两口岸 B.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等地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赔送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 13、“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①王昭君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4、1851年,在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制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领导农民起义军奋起反抗与斗争的农民领袖是(   )

    A. 杨秀清   B. 李秀成   C. 洪秀全   D. 萧朝贵

  • 15、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护国桥、护国门、护国路被称为纪念护国战争胜利的三大工程。历史上,护国战争

    A.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D.推翻了清朝统治

  • 16、下列关于“门户开放”的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由美国提出来的

    B.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一致性

    C.其内容得到了西方列强的同意

    D.美国借机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 17、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材料叙述的是新文化运动的(       

    A.原因

    B.内容

    C.意义

    D.表现

  • 18、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与其它三个事件作用明显不同的是( )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 19、如下表是中美贸易情况统计图。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有(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①中日建交

    ②“一五”计划的完成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 20、某校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内容符合“红船启航”展览版块的是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武装起义、军旗飘扬

    C.众志成城、全民抗战

    D.两万五千、万里长征

    【2】某班学生为展览搜集资料,可以选择的素材有

    ①同盟会成立②南昌起义③辛亥革命④国民大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56年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95年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22、1911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____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 23、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______

  • 24、1923 年 2 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 25、1945年4月,中共第__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政策路线, 并决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___________作为全党一切工作指针。

  • 26、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 27、1851年1月,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1864年,________的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它的口号是“自强”和“________”,创办大批近代企业。清政府任命主张收复新疆失地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成功收复新疆。

     

  • 28、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是什么事件?___

  • 2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是( )

  • 30、袁隆平因为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________之父;王进喜在环境恶劣条件下艰苦奋斗,被誉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什么?为此,在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什么方针,有什么意义?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20年前的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 32、指出抗日战争结束的年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 33、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列举下面中共在革命时期的主要行动。

    (1)反抗国民党,打响第一枪

    (2)主动出击日军,破坏交通线和据点

    (3)江淮儿女,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的战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多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二:

     

    材料三: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图一是红军“远征”途中某次重要会议的会址,结合所学指出该会议是哪次会议?根据图二,在A、B写出对应的地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请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