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如表可知法国大革命( )
部分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作者 | 论著 | 评价 |
[德]布维尔 |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 |
[法]托克维尔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项项王冠 |
王振国 |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 |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实现了民族的解放
C.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D.推动启蒙运动兴起
2、下图所示骨针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人遗址
3、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图表中可以概括出的共同主题是( )
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大事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
A.资本主义的扩展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变法图强的尝试
D.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秦代、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秦皇汉武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是
①御史大夫 ②太尉 ③丞相 ④刺史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5、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上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它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那么,你知道右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
A.美元
B.英镑
C.印度卢比
D.埃及镑
6、《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任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 )
A.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维护奴隶的利益
C. 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 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7、要想感知“人类文明童年时期”希腊的社会风貌,最适合阅读的历史文献是
A.《荷马史诗》 B.《医学集成》 C.《天方夜谭》 D.《圣经》
8、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末期
D.二十世纪初期
9、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上“不学他们”突出表现在( )
A.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B.建立联合反霸统一战线
C.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0、以下是前苏联时期出现的一则小幽默,其内容意在讽喻当时的苏联( )
A.特权之风普遍盛行
B.轻重工业严重失衡
C.经济体制高度集中
D.言论自由基本缺失
11、雅典实行了公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有利于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推动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地位的提高,它们各自权力的相互交错和制衡,也有助于防止出现个人或少数寡头专权的现象。这段材料体现了雅典实行( )
A.分封制
B.种姓制度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政治
12、一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一战是为了( )
A.扼杀巴黎公社
B.争夺世界霸权
C.废除奴隶制度
D.推动欧洲联合
1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 )
A. 18世纪上半期 B. 18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上半期 D. 19世纪60年代
14、阿拉伯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又充满包容。其成就有误的一项是( )
类别 | 成就 | 类别 | 成就 |
A宗教 | 佛教 | B数学 | 完整的代数学 |
C医学 | 《医学集成》 | D文学 | 《天方夜谭》 |
A.A
B.B
C.C
D.D
15、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民大会主席团也经抽签产生。这一措施( )
A.有利于维护封建主的利益
B.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C.提高公民大会的办事效率
D.保障了全体雅典居民的权利
1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
A. 保守主义
B. 人文主义
C. 封建主义
D. 专制主义
17、“既传播了宗教,又利用宗教建立起了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这个“大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8、“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与上述诗句反映的现象有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9、从16到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些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结果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地圆学说的传播
D.独立运动的扩展
20、下列历史人物中,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A.克莱武
B.圣西门
C.章西女王
D.玻利瓦尔
2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________
22、其他航行的成就:几乎与哥伦布同时,________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开辟了绕非洲大陆,前往印度的航路。不久,欧洲人最终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环球航行。
23、请填表
人物 | 代表成就 |
文艺复兴的先驱: | 他的代表作: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大王: | 他的杰出发明当属给人们带来光明的: |
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
|
24、文化成就是我们感知历史,了解社会的有效载体。
(1)古代罗马的 以太阳历为蓝本,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
(2)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的兴起。
(3)东罗马帝国兼收并蓄西方古典文化传统和东方文化因素,产生了 。
2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发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发表。
26、下图是巴黎和会“三巨头”,他们分别为:法国总理___________、英国首相___________、美国总统___________。
27、佛教创立于公元前_______________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于_______________世纪初。
28、1930年,他为了“食盐专卖法”而再次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指的是______。
29、钞票上的人物也是国家精神的象征。下列两张英镑纪念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盛替如云却对宇宙充满谦卑。他发展了蒸汽机事业,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时代。
30、相关链接(请根据提示信息,链接成完整的史实)
(1)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
(2)荒淫无道,施用炮烙等酷刑的商朝暴君————
(3)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离骚》的创作者—————
(4)我国春秋晚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编著的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5)推行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政策,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的北魏皇帝————
(6)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
31、达芬奇的作品中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的作品是——
32、世界各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请回答:
(1)古埃及在天文学上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历法的基础是什么?
(2)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利特提出了什么理论?创立逻辑学的学者是谁?
(3)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什么?
(4)如图所示绘画作品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什么精神?
3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哪些?指出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取得的成就。苏联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还进行了哪些探索? 谈谈你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认识。
34、新中国建立初期,法制、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八年级1班的同学以“感悟新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帮他们一起完成。(本题共13分)
【探法制】
1954年,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到2014年9月,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42件、行政法规737件、地方性法规8500多件……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摘编自《依法治国七讲(图解版)》编写组编写《依法治国七讲(图解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哪次大会的主要任务?依据材料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
【品经济】
1954年1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同志在日记中记录了当天工作交流会的一些相关内容:“(5)五年计划纲要起草……(a)计划全面性(b)劳动出口……(c)工业速度,增加项目要谨慎,已定可以推迟和不搞的(d)农业计划,如何增加(e)石油的方针(最薄弱的一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五年计划”是指第几个五年计划。材料三提到了各行业的发展思路,这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基本状况?国家在实施该“五年计划”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行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1949年,我国钢产量仅15万吨。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开工,这是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至1957,全国钢产量已上升到535万吨。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
(3)根据,概括“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见下表)
项目 | 经济成分 | |
公有经济 | 私有经济 | |
工业总产值 | 100% | 0 |
商业零售额 | 95.8% | 4.2% |
(4)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赏歌曲】
第三组同学通过学唱《我为祖国献石油》,探究时代歌曲。
《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节选) 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天不怕,地不怕,改造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祖国有石油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给老艺术家黄婉秋(电影《刘三姐》的主演)回信。习近平指出,深入生活,根人民,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 ——摘编白《广西日报》2021年6月4日 |
(5)《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传唱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它讴歌的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是谁?这首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黄婉秋的回信中对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