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秦皇岛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1945年10月,《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得以签署,下列不属于《会谈纪要》内容的是

    A. 坚决避免内战

    B. 坚持和平、统一

    C. 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D. 召开国共两党的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 2、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 3、东汉8岁的质帝说外戚梁冀是“跋扈将军”,梁翼得知后,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质帝。这说明

    A.东汉末年出现了外戚专权现象

    B.皇帝年幼不懂事

    C.东汉大臣敢作敢为,正直无私

    D.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 4、中国人习惯将中国以外的国家称为“夷”(不知礼仪的野蛮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虽然称西方为“夷”者仍然存在,但是“泰西”(即遥远的西方之意)和“西洋各国”的使用逐渐增多。甲午战争后,称外国为“夷”的已经微乎其微了。这说明(     

    A.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加深

    C.人们崇洋媚外心态基本形成

    D.人们的文化自信已经消失

  • 5、“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其说明维新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推动了政治改革

    C.发展了社会经济

    D.促进了思想启蒙

  • 6、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C.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7、40年来,深圳GDP总量实现惊人增长,2020年以2.69万亿位居全国第三;人均GDP达20.35万元,位列全国榜首。这充分体现(  

    A.“一国两制”的伟大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

    C.改革开放的作用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 8、“南美解放者杯”是南美足球俱乐部间的重要赛事。这项赛事冠名的原因是为了纪念下列人物中的( )

    A.哥伦布

    B.华盛顿

    C.卡斯特罗

    D.玻利瓦尔

  • 9、关于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西方发明的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B.民国政府颁布男子剪辫、女子禁缠足等法令

    C.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实行跪拜礼

    D.中山装、旗袍受到国人男女的青睐

  • 10、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 11、有一首歌中唱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么,你知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哪里吗?

    A.南京 B.北京 C.武汉   D.上海

  • 12、博爱、平等、自由、人权等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据此可知,戊戌变法(       

    A.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

    B.对思想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持久

    C.使民主共和国深入人心

    D.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 13、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 田汉

    B. 冼星海

    C. 聂耳

    D. 徐悲鸿

  • 14、“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C.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维护了共和制度

    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民主共和徒有虚名

  • 15、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这四个内容放在一起,它们所宣扬的主题最合适的是

    A.外国列强的侵略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民族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近代化的探索

  • 16、以下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有

    A. 钱学森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屠呦呦

  • 17、1951年,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解放战争

    B.西藏和平解放

    C.港澳回归

    D.土地改革

  • 18、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开国大典

    D.五四运动

  • 19、数据背后有历史,阅读下表,下列选项中解释正确的是(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邮电

    货物储备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

    A.为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础

    B.彻底改变了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D.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开始

  • 20、毛泽东曾经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诗句,来形容当年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最早指的是

    A. 陕甘根据地

    B. 鄂豫皖根据地

    C. 井冈山根据地

    D. 中央根据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______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

  • 22、________年是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________年。

  • 23、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2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 25、下图人物是__________

  • 26、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____(人物)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____(人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7、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开端,从此中国逐渐变为________社会

  • 28、公元1894年是农历________年,1898年是农历________年。

     

  • 29、_____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30、意义:这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

    (2)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役名称。(不少于三个)

    (3)请问: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 32、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它所孕育激发出来的“五四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此,基本历史小组就五四运动进行研究性学习。

    (走进历史)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时期,运动的中心和斗争的主力有哪些变化?

    (体验历史)

    (3)如果你是当时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准备上街游行,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游行?游行的口号是什么?

    (感悟历史)

    (4)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发扬它?

  • 33、伟大的长征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说说红军战士战胜了哪些困难?说出二个即可。长征是由于革命根据地的第几次反围剿失败而被迫战略转移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历史事件

    1949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底

    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7110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9722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9

    中日建交

    1978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77

    香港回归

    199912

    澳门回归

    20011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项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每项外交成就的历史意义。

    (2)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项中国在国家统一方面取得的成就。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