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八大以来,“中国向世界传递了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声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自倡议提出至今,已经有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个跨境项目开始实施”。材料中多个跨境项目的实施说明了
A.我国国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B.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C.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优越性
2、纵观中国近代史,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体现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事件有( )
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是在( )
A.陕西吴起镇
B.贵州遵义地区
C.四川阿坝地区
D.甘肃会宁地区
4、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的生活,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 )
A.经济交往
B.政治统一
C.军事征服
D.民族交融
5、“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谓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畏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 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 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 中国人民内部仇杀千亿人
6、英国人利洛在《缔约日记》中记载了中英南京谈判的情况: “在欧洲,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的字句与语法。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很容易看出他们所焦,虑的只是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赶紧离开。”这种状况表明清政府( )
A.政治腐败放任主权丧失
B.缺乏近代国家外交意识
C.实力不足导致谈判被动
D.坚持天朝上国陈腐观念
7、一位同学在网上答题,他的题目是选择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他的回答应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D. 红军长征
8、光绪皇帝曾发布诏令,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9、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准确的是:
A. 清政府向西方列强开放
B.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相互开放
C.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
D.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互相开放
10、从1934年到1936年,红军长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转战11个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是人类近现代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材料主要论述的是( )
A.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 B.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1949年4月23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其统治共
A.23年
B.22年
C.33年
D.32年
12、有学者评论某一近代历史人物:“临危受命奔赴粤东,雷厉风行缴烟告捷。”该人物是( )
A.林则徐
B.陈化成
C.关天培
D.邓世昌
13、1953年7月,我国北方农村某家庭正在召开家庭会议。其内容可能有( )
①商谈土地改革的内容②商谈参加合作社的事宜③商量参军保卫国家安全的事宜④商量欢迎志愿军凯旋的事宜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
A.“不甘作亡国之君”,下诏变法
B.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C.提倡行共和,建立民主政治
D.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15、“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万里长征 D.南昌起义
16、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由农民起义创建的政权。它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主要发展潮流同步的是( )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抗击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C.洪仁开写成《资政新篇》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7、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用形象的话语给出答案:“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他认为志愿军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 )
A.“联合国军”不团结
B.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
C.中朝军队密切配合
D.英勇顽强的革命气概
18、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 )
A. 国民政府迁址 B.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D.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时期的史实能在这部书中查阅到?( )
20、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相似因素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强调变革
C.受西方进化论影响
D.救亡图存
21、日本改变侵华策略是在___________沦陷后,内容:见104页
结果:国民政府内的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___________;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
22、抗战爆发以来,___________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捷。
23、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___________》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扩大了侵略权益;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_______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4、1895年,________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请求变法维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_。
25、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 ______(地名)发动武装起义,这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______(地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7、1912年孙中山在(_____)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8、“1760年—1840年英国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采矿工程师史蒂芬孙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运输。”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指的是________,人类从此跨入“________”时代
29、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__________________。
30、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____________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31、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党的发展历程。
(1)中国共产党何时诞生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中共”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分别召开了哪三次重要的会议?
(3)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三大战争?
32、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中美发生了什么战争?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什么时候?中美正式建交是哪一年?
(3)新时期,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中国态度如何?中国以这样姿态回应美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33、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请说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什么?
34、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
材料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临终遗言
材料二: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毁,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日本侵略军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哪一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2)国共关系的变化使得日本趁虚而入,结合材料二说出日本制造了哪一侵华事变?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后果?
(3)材料三中的图一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4)说出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史实与图四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