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平顶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有

    (1)都是针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2)都是孙中山等人组织领导的 

    (3)都主张维护共和制度,捍卫辛亥革命的果实

    (4)都迫使袁世凯和北洋军阀做出让步

    A. (1)(4) B. (1)(2) C. (3)(4) D. (2)(3)

  •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 3、辛亥革命中首次取得胜利的起义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 4、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指(     

    A.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5、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将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A. 火烧圆明园

    B. 谭嗣同殉难

    C. “公车上书”

    D. 八国联军侵华

  • 6、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7、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来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泰晤士报》当年报道的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一二·九运动

    C.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D.南昌起义

  • 8、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 9、2022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超英赶美、以钢为纲

    D.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 10、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影响

  • 1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袁世凯称帝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北洋军阀分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 12、“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许称‘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同志’等”。这场“革命”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13、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共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为( )

    A.商鞅变法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光绪维新

  • 14、鲁迅在《阿Q正传》里写道:虽然革命了,但却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只是人们走到街上都被剪掉辫子,哭着回家了。这里直接反映出的信息不包括(     

    A.这里的“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后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C.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15、割取香港岛,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材料中权益的获得者是(       

    A.美国

    B.俄国

    C.法国

    D.英国

  • 16、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此总路线的主要错误在于(     

    A.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B.思想过于保守,未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1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 18、制作介绍洋务运动前期的历史小报。以下材料不适合入选的是

    A. 福州船政局的文字介绍

    B. 安庆内军械所的文字介绍

    C. 江南制造总局的图片

    D. 汉阳铁厂的图片

  • 19、“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个方面,堪称历史性的创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创举”指的是

    A.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探索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完成了艰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20、1936年12月14日的《大公报》第一版头条新闻标题为:“中枢现正力挽危局,西安电讯阻断详况尚未判明,全国关心蒋委员长安全,各地均限于惊忧焦虑中”。制造此“危局”的是

    A. 孙传芳、张作霖   B. 刘伯承、邓小平   C. 朱德、彭德怀   D. 张学良、杨虎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伐战争时期,以共产党、共青团员为骨干的___________独立团屡建奇功,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 22、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 23、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____年召开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24、(题文)开始:________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________”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 2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这支部队更名为______

  •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伟大领袖,当家做主——

    (2)身堵枪口,壮烈牺牲——

    (3)抗美援朝,三军统帅——

    (4)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

    (5)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 27、解放南京:__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 28、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全力围攻__________,发动全面内战。

     

  • 29、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________、宁波、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割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________,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30、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抗日战场上“血肉筑长城”并取得胜利的两场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近代历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屈辱,我们要以史为鉴,不忘国耻。

    (1)《南京条约》中,中国哪一领土被割让?该条约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通过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同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1899年,美国提出的什么侵华政策加剧了中国的国耻?

    (3)如图片诉的罪行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罪魁祸首是谁?

    (4)旅顺大屠杀(见如图)的制造者是谁?这一屠杀发生在哪一战争期间?

    (5)赔款最多的是哪一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

    (6)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遭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一下共产党成长的历程。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在军队赢得了铁军的称号。这是哪支队伍?

    【土地革命时期】

    (3)土地革命时期,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4)同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请说出它的名称。

    (5)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说出这是哪次会议?

    【抗日战争时期】

    (6)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派人去调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7)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请说出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赢得了首次胜利。

    (8)抗战胜利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会议上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解放战争时期】

    (9)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到了战略反攻阶段,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是哪次战役?

    (10)1949年4月23日,南京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22年久的统治结束。哪次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感悟树立爱国之心,行爱国之举】

    (11)2020年年初,我国多地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打好防治疫情的攻坚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这场攻克疫情的战斗中能做些什么呢?

  • 33、历史上每一次重大运动都有纲领性的口号或主张,它们体现着时代的印记。请根据下面内容探究有关问题。

    口号或主张:①师夷长技②三民主义③民主、科学④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⑤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①、②、③的纲领分别指导了哪三次运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次运动简要评价它的积极影响。

    (2)“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中国近代哪一次重大运动中的目号?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3)1936年12月,“停止内战,联共抗目”的主张得到了国共两党认可,这在当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4)请你为以上五个纲领性口号或主张拟定一个主题。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件?

    (3)什么事件成为长征途中的转折,并使得使红军改变了被动的地位?该事件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5)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