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舟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意义哪一项是正确的

    A.废除了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国家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 2、从1978年到1982年,全国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职工增加603万人,工业产值增长49%,城镇个体劳动者从15万人增加到147万人,增长了8.8倍。城镇集体和个体劳动者在城镇劳动者总数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1.7%增加到24.5%。这反映出(     

    A.农村实施大包干取得的成果

    B.经济特区设立取得的硕果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

    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结果

  • 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下图的五星红旗。红色旗面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关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A.革命人民大团结

    B.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C.全国统一的实现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4、1980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这桩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的最大冤案终于得到平反昭雪。这次大会追悼的领导人是

    A.刘伯承

    B.刘少奇

    C.陈毅

    D.朱德

  • 5、“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国,他领导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 6、下列各项历史人物与其历史贡献对应错误的是(     

    A.老舍——《骆驼祥子》

    B.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C.徐悲鸿——《愚公移山》

    D.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 7、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的是( )

    A.赔款 4.5 亿两白银,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计 9.8 亿两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

  • 8、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以“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的资源包。下列内容可以放进资源包的是(     

    ①论文:《“实业教国”为何没能挽救民族危机》②电影片段:《阿Q正传》中剪辫子③图片:《申报》报道京张铁路通车④文件:《论持久战》《双十协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苦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建设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D.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0、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民主革命纲领

    B.三民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建设共产主义

  • 1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 12、1964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大庆精神,大庆人》的通讯。这篇通讯中的主人公最可能是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 13、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其中掌握北京政府,并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皖系军阀

    D.桂系军

  • 14、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1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一场 ( )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反帝爱国运动   D. 思想解放运动

  • 16、洋务运动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A.福州船政局

    B.开平矿务局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

  • 17、下列人物既参加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   D邓小平

     

  • 18、如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请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B.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代表大会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D.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 19、关于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

    B.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后开始的抗战

    C. 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D. 红军长征胜利后开始的抗战

  • 20、发现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钱学森

    C.陈芳允

    D.周光召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____

  • 22、下图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主人公杨立青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从军照,从他的帽徽及制服判断,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同期的是

  • 23、建立兴中会

    (1)时间:1894年11月。

    (2)地点:__________

    (3)成员:华侨。

    (4)口号:提出“_________”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 2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

    (1)杂交水稻之父是   

    (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3)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   

  •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3)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26、【近代化的起步】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_____________;19世纪70年代起,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_____________

  • 27、起义率先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____________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28、1952年10月,黄继光在美国侵略者发动的____战役中英勇牺牲。

  • 29、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升空。

  • 30、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____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③__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是哪一年在哪一次会议上实现的?此次会议有哪些重要内容?请结合史实谈谈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伟大作用。

  • 32、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三大战役有何意义?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 33、台湾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请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基本方针

    (1)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前提基础

    (2)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民间团体

    (3)请写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促进统一,海峡两岸成立的民间团体名称。

    贡献力量

    (4)你将来能为祖国统一做出怎么样的贡献?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材料一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复兴之路》解说词

    (1)请你写出开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展览二:改革新诗篇

    材料二   19781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摘编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

    (4)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展览三:开放新诗篇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5)哪一事件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展览四:创新突破

    (6)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根本原因是什么?

    (7)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举一列来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