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是孙中山致宋教仁的挽联,宋教仁为“民权”“宪政”所作的贡献是
A.成立同盟会 B.领导建立中华民国
C.改组国民党 D.发动第二次革命
2、“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所有这些,都为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1956年我国只完成了对农业的改造
B.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所有农民的收入
C.社会主义改造后开始进行“一五”计划
D.社会主义改造为“一五”计划完成奠定基础
3、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近代中国那段屈辱、苦难的岁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4、张謇认为,棉纺织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业部门,因此要与外国资本主义“商战”。这表明他
A.重视发展重工业 B.主张商业投机 C.践行实业救国梦 D.注重个人私利
5、某位同学依据其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应该是( )
A.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B.国家实行的“一五”计划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6、1935年9月18日,毛泽东从国民党报纸上发现陕北红军的消息,最后决定落脚于此,并说“不是这块地方,我们落不了地。”判断这与什么事件相关( )
A. 会宁会师 B. 吴起镇会师
C.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D. 井冈山会师
7、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有
①同文馆
②京师大学堂
③福州船政学堂
④北洋西学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8、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会议操纵国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C.中国以战败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
D.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等列强操纵
9、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标志,你知道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被哪两个强盗抢劫并焚毁的吗?( )
A.英法联军 B.俄美
C.八国联军 D.日俄
10、下图学校在国民革命时期,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和政治人才。该学校是( )
A.福州船政局
B.延安抗大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最早实现时间( )
A.1949年
B.1957年
C.1978年
D.1992年
12、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方面的重要文件是( )
A. 《土地法》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 《中国土地改革法》
13、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场运动在维持现行政治秩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借“君权”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推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同步变革。据此可知,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1923年2月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5、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下列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农村改革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B.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继承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C.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D. 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实现了现代化,正朝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16、“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但这却被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下列理由中不能解释其观点的是( )
A.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B.封建主义的阻力依然存在
C.帝国主义的控制仍未停止
D.它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17、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材料旨在说明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丰富了市场商品种类
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18、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历任党的领导人都在积极努力不断调整政策,尽力争取台湾回归,下列有关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调整说法错误的是
A.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B.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D.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使台湾开始回归
19、1920年,先进的知识分子陆续创办了《劳动者》《劳动音》等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工人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这些刊物的创办( )
A.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20、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严峻的形式使北平的学生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是( )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21、________年是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________年。
22、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的转折点。
23、状元实业家是 ,提出了 的口号。
24、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和胡锦涛的会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的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5、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26、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台湾被割占的条约是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
27、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8、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后来推行到全国的政策是____。
29、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__________,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30、率领致远舰与日寇血战殉国的管带是:
31、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建立了哪三支舰队?
(2)1966年组建的第二炮兵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它在2015年更名为什么?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
3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其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
(2)“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12月18日开始,时间又开始了。”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文革时期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是谁得以沉冤昭雪?最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历史事件是?
34、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重大会议】
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1)重大会议决定历史发展走向。阅读上面图文信息,指出该会议的召开时间并简述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曲折道路】
(2)图一和图二是探索建设的失误与挫折。简述上面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教训。
【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是鼓舞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分析上面《焦裕禄》油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及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