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含义是
A.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2、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国民党
C.杰出的将领
D.广大的人民群众
3、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说:“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这次远征行动犯下的滔天罪行是
A.火烧圆明园
B.侵占台湾
C.镇压义和团
D.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4、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他这样说最主要是因为袁世凯
A.篡夺革命果实
B.镇压二次革命
C.出卖了维新派
D.复辟称帝
5、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该战略的奠基工程。( )
A. 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B. 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C. 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 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6、孙中山《讨袁檄文》:“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其“民贼”是指
A.李鸿章
B.张作霖
C.袁世凯
D.段祺瑞
7、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大事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C.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D.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8、漫画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下图漫画反映的事件
A.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开启中国近代化道路
C.进行制度变革尝试
D.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9、《长津湖》红色电影的热播给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影片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部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是( )
A.朱德
B.刘伯承
C.邓小平
D.彭德怀
10、“……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材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共享发展
D.绿色发展
11、下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南京国民政府分崩离析
D.中国革命进入解放战争
12、“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
A.一二·九事变
B.西安事变
C.华北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5、历史上留下的诗句或挽联,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两组诗句或挽联,形容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张学良
16、如下表是关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人均土地占有情况(单位:亩),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是( )
年份 | 地主 | 贫农 | 雇农 |
1951年前 | 9.709 | 0.76 | 0.304 |
1952年 | 2.206 | 2.17 | 2.66 |
A.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有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推动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
D.展现了人民公社的历史作用
17、阅读下面“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中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四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开发——沿江——内地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开发
C.开放沿江——内陆省会城市——经济特区一一由沿海到内地
D.经济特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8、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他提供了反面教训。”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B.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迫害
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标志着“文革”结束
19、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重新确立了“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
B.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决定了平反冤假错案
D.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20、在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激情的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修建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李鸿章 D.严复
2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历史背景:______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2、1917年,______在《新青年》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3、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________,它坚持斗争________年,沉重地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4、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____,被侵略军劫掠并烧毁。同一时期,沙俄掠夺中国大片领土,一次性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
25、兴办新的文化
教育事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____;派遣____出国深造等。
26、中共十九大于2017年10月召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那么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作为我们一切工作指针的会议是________。
27、《_____________》使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等,《_____________》使外国商船和军舰获得了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 )、汕头、( )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9、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取得的首个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0、(______)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理念深入人心。
31、新时期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历史进入新时期)
(1)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农业获得大发展)
(2)新时期农村改革最先开始的地点在哪里?
(经济特区立新功)
(3)请写出1980年在广东设立的经济特区3个,并说出经济特区的作用(一点即可)?
(城市改革迈步伐)
(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的相关会议是哪次?
(历史的感悟)
(5)结合新时期各项成就的取得,谈谈你的感悟?
3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中“中国的声音”有哪些?这些声音是由哪位伟人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发生在哪一年?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2)哪次会议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3)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哪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
(5)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分别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
(7)“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8)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将如何努力,去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34、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哪国代表团时首次发出“中国的声音”?该“声音”是什么?
材料二: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中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主要标志性事件?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被形容为“梅开三度”(见图一);2021年3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杨洁篪怒怼美国(见图二)。
(3)材料三图一中甲处事件距今恰好50年,它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二中杨洁篪的霸气表态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