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由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列强侵华,国人感叹:“天涯何处是神州?”此句最有可能描述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时期
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列强瓜分中国时期
D.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3、最符合下面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B.世界的大团结
C.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
4、2019年起,“粤省事”服务平台少数民族服务专区正式上线,这标志着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覆盖到少数民族边远山区。这体现了政府致力于促进( )
A.经济特区发展
B.国际文化交流
C.地区人口流动
D.民族共同繁荣
5、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49-1957年,新中国的成立促使我国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
B.1957-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下降,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62-197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对农业发展没有影响
D.1970-198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在军队赢得“铁军”称号。这支队伍是
A. 黄埔军校学生队 B. 冯玉祥率领的军队
C.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 蒋介石的第一军教导师
7、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三大
8、某旅行社开发旅行路线,第一个地点要参观辛亥革命首义胜利的地点,这个地点是
A.南京
B.北京
C.武昌
D.南昌
9、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的改革能实现的话,不久可能会出现 ( )
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
②考生在科举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
③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
④取消多余的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0、下表是小明同学围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进行的知识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1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是
A. 北京
B. 长沙
C. 广州
D. 上海
12、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自强”与“求富”
②“民主”与“科学”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扶清灭洋”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13、下列条款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带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4、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罗马文明等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千年之间,它让瓷器和茶叶成为了永久的中国名片。这段材料强调的“它”的作用是
A.促进了文明间的交流 B.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C.世界的观念确立起来 D.使中国经济永久领先
15、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虎门销烟
B.签订《马关条约》
C.公车上书
D.颁布《明定国是》
16、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在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强调:“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回顾历史,我国近代新式海军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规模最大的海军是
A.南洋舰队
B.北洋舰队
C.福建舰队
D.广东舰队
17、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当时所说的这个“家”是指(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宁边区
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中原解放区
18、下图《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欢庆新中国的诞生》,这反映新中国的诞生( )
A.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B.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标志是
A. 袁世凯逼清帝退位
B.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 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D. 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
20、伊莎贝拉·伯德是19世纪末的杰出女探险家,她的足迹遍布全球,出版了许多游记。1894 年,63岁的伊莎贝拉来到中国,她被中国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着,用三年完成了中国之旅并创作书籍记录了自己的见闻。下列选项中她在当时不可能看到
A. 几位农民到苏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做工
B. 一位学生在京师同文馆求学
C. 青年争读《新青年》,了解新闻
D. 众人怒斥《马关条约》签订
21、依据提示完成列举
(1)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标志是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令
(3)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是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__的梦。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实行____,自负盈亏,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获得了农业的大丰收。
24、史海拾贝
近代中国人在面对西方侵略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抗争。观察下列图片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填空。(把答案写在本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①____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⑥____ ⑦____ ⑧____ ⑨____ ⑩____
25、日军企图: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_______。
26、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并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
27、__________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场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8、在中英《北京条约》中,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9、填空题:
(1) 年虎门销烟的领导者: 。
(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 社会逐渐沦为 社会,鸦片战争是 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 和 领土 平方公里。
(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联军为主凶, 、 两国为帮凶。
30、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国初期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
(3)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根本大法是指————(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以上口号出自中国近代哪次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这次运动前期的运动主力是 ,运动中心在 ;后期运动主力是 ,运动中心在 。
(3)这次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4)这次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2、(1)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4)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3、“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根据下图回答:
①该图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毁坏的?
②侵略军有哪些?
34、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伟大转折】
材料一: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指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体制改革】
材料二:
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决断。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新的面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并分析其对我国农村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对外开放】
材料三:
1985-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 1985 | 1991 | 2001 |
进口 | 422.5 | 637.9. | 2435.5 |
出口 | 273.5 | 718.4 | 2661 |
进出口 | 696.0 | 1357.3 | 5096.5 |
(3)根据材料三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简述目前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分析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出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