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2、1981年,一位在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那么为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
A.厦门 B.广州
C.上海 D.深圳
3、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 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 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 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4、“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下列政治派别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早期维新派 B.洋务派 C.顽固派 D.革命派
5、如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从此图我们可以获得的最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
A. 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B. “一五”计划重点发展的是为工业化建设打基础的重工业
C. 与国计民生关系紧密的轻工业和医药项目得到优先发展
D. 我国工业各项目得到均衡协调发展
6、2020年因一场突发的疫情武汉封城,在民国二十七年,武汉也曾遭遇史上最大危机。当时的中华民族也曾“以坚强不屈之意志,动员其一切物力、人力……保卫大武汉!”这一事件( )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C.彻底破灭日军速战速决的既定战略
D.取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7、历史上发生在戊戌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火烧圆明园 D.兴中会成立
8、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辛亥革命——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9、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文件中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题文)义和团运动发展成反帝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B.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 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D. 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11、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合作化运动 ④中共八大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2、下列能够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措施是
A.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民族自治区的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3、造成下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1914—1918年 | 减少2600多万亩 |
荒地 | 1914—1918年 | 增加4900多万亩 |
陆军 | 1914—1919年 | 增加92万多人 |
军费 | 1914—1919年 | 增加5000多万元 |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军阀的割据混战
C.护国战争的发动
D.北伐战争的开展
14、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材料表明梁启超
A.主张自下而上进行革命
B.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C.否定君主存在的必要性
D.意识到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15、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这次大会
A.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B.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D.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16、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农历甲午年,“甲午年”是指
A.1896年
B.1895年
C.1894年
D.1893年
17、1936年在《张杨对时局宣言》中提到“学良等涕泣进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七七事变
18、下面是摘自《讨袁檄文》中的一段材料,材料中“毅此民贼”的原因是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护国战争的爆发
C.北洋军阀混战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9、“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句话描述的是南京条约的( )
A.背景
B.内容
C.地位
D.影响
20、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②开国大典
③土地改革的完成
④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④③
21、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2、背景: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 。
23、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__________。
2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_____)、李大钊、(_____)。
25、签订: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6、近代中国被迫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其中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日本在1895年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沙市、重庆___________、杭州四地为商埠。
27、积极影响: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华民族______的汪洋大海之中。
28、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请列出发生在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
( 1 ) 1919 年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________________。
( 2 ) 1949 年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 ) 1949 年 9 月在北平召开了________________会议。
( 4 ) 1949 年 10 月 l 日在北京隆重举行________________。
29、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____”。
30、中国近代史上的开端是(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31、五四运动实现了哪些直接目标?简述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作为青少年应该传承怎样的五四精神?
32、《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分别规定开放哪些通商口岸?研究这些通商口岸的分布,想一想说明了什么问题?
3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史。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作出重大贡献,它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34、“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情景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图1中农民拔除地主界碑的依据是
(2)图2的农民“入社”的“社”指什么?图3又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3)图4凤阳县的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主要得益于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
(4)上述图片反映了几个历史时期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从中你得出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