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5年1月,伍修权感慨时事而作《七律·历史转折》,其中写道:“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黄埔军校成立
B.中共一大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遵义会议召开
2、下图中几位人物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 )
A.洋务运动的领导
B.兴中会的成员
C.中国同盟会会员
D.新文化运动主将
3、有学者认为,“曾国藩、李鸿章的倡导自强,不只是对内平乱,亦为对外自卫”。这主要说明洋务运动
A.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B.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对西方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D.具有巩固统治和反侵略的双重作用
4、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洛川会议
5、20世纪初,普通百姓根本看不懂文言文,但在20世纪20年代,各种白话读物大量出现,六、七岁的小孩也会主动看起。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国是( )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文学革命的开展
C.新式学校的创办
D.清朝统治的终结
6、下列表述中,属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 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B. 苏联出兵东北
C. 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D. 日本无力维持战争的继续
7、1954年中药老店北京“同仁堂”响应号召,率先实行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创造性的举措是
A.中外合资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8、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19世纪末,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总主笔立德禄荒谬地宣称:“中国应该被瓜分,如果它不能管理自己,那么有人能够并且愿意管理它。”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为了给列强瓜分中国制造舆论
B.说明甲午战争暴露了中国的虚弱
C.反映《马关条约》 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的贪欲
D.表明清政府甘愿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国民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②长征的胜利③遵义会议④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1、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读出的信息有( )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大城市 B.近代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C.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1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不息。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错误的是( )
A.邓世昌------黄海大战 B.谭嗣同-------戊戌变法
C.李鸿章-------洋务运动 D.周恩来-------秋收起义
13、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④①
14、我们每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B.第二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三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15、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建立他的独裁统治,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的具体体现为( )
①出卖维新派②颁布《中华民国约法》③接受“二十一条”④宣布成立中华帝国⑤派人刺杀宋教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16、在“弘扬长征精神”宣传活动中,小武模拟“重走长征路”,正确的行程是( )
①遵义 ②瑞金 ③吴起镇 ④泸定桥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17、20世纪70年代,外国记者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色的衣着。80年代,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18、观察下表,1957年与1952年相比,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年份和增长率 | 原煤(万吨) | 钢(万吨) | 布(亿米) | 粮(万吨) |
1952年 | 6649 | 135 | 38.3 | 16392 |
1957年 | 13000 | 535 | 50.5 | 19505 |
增长率% | 96 | 296 | 32 | 19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
C.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D.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19、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 )
A.四渡赤水
B.渡过金沙江
C.爬雪山过草地
D.飞夺沪定桥
20、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立和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有一定联系,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___。
22、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23、舍身堵枪口壮烈牺牲的是 _________人)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制度确立。
24、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
25、民国元年是公元_______年。
26、____________于1839年6月在虎门销毁110多万千克鸦片,他一生力抗西方入侵同时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7、请写出与下列描述对应的会议、历史事件名称。
(1)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是
(4) 的签订标志着近代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
(2)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是___________。
(3)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9、(题文)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________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________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________战争的胜利、维护___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________得到提高。
30、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____________;日军在____________制造了大屠杀。
31、论述中共一大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召开的历史意义。
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3、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大门,打破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而旧制度也开始走向了解体。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苦难历史才宣告结束。
请回答:
(1)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请列举这段时期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重大历史事件(至少列举2例)。
(2)《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说明这一点?
(3)从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34、近代化也称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学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1)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的“实际行动”有哪些?列举两例。洋务运动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2)材料二中“开始学制度”“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分别是指哪些运动?
材料三 青年时代,孙中山……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中“图1、2”,归纳出辛亥革命取得的两大重要成果。
材料五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先生的“未竞之功”有哪些?为了反对袁世凯,先生又进行了哪些斗争?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主要的特点?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