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认为我们历史课本中所指的“最可爱的人”不包括下列哪一人物? ( )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毛岸英 D. 雷锋
2、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讨袁”的原因是
A.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袁世凯接受就任临时大总统
C.袁世凯指使亲信刺杀宋教仁 D.袁世凯复辟帝制
3、一位同学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有如下表述:“思想界大飓风”、“欢呼三贼罢官”、“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旗为五色、民众笑开颜”。以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B.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对峙、国共合作
C.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国共合作、中共诞生
D.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辛亥革命
4、中共二大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表现在( )
A.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B.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D.成立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5、聊城市实验中学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分为以下板块:“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作主”板块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20世纪八十年代,深圳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后,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这主要得益于( )
A.国家政策支持
B.人民辛勤劳动
C.自然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7、“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认为这种说法以哪件事情作为标志( )
A.抗美援朝 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五四运动
8、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下图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10、邓小平曾说过:1957年以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以下历史事件中不属于“左”的错误的是
A.中共八大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1、《戊戌政变记》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戊戌变法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C.裁撤政府冗官冗员
D.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12、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
A.喜获丰收的喜悦
B.工业化的发展
C.人民政权的巩固
D.农业改革的成就
1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目标是( )
A. 创办《青年杂志》 B. 检讨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
C. 提倡民主和科学 D. 传播马克思主义
14、同盟会成立以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 黄花岗起义
B. 萍浏醴起义
C. 武昌起义
D. 广西起义
15、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16、有同学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写下如此文字:“他是一位状元,本来在仕途上大有可为,但他却弃官从商,实业救国。他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该人物应是( )
A.詹天佑
B.张謇
C.侯德榜
D.荣宗敬
17、历史图片承载历史记忆。从如下图中可以提取的共同历史记忆是( )
东北抗日联军 | 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 |
A.国共内战,意识冲突
B.中共领导,抗日救亡
C.全民抗战,团结御辱
D.敌后抗战,牵制日军
18、清朝雍正皇帝为了把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设立了辅助自己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它是( )
A.军机处
B.议政王大臣
C.南书房
D.东厂
19、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承载历史信息。“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对联直接反映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五”计划
D.“一国两制”
20、《中国诗词大会》红遍大江南北,诗词来源于生活。邓新诚作《忆秦娥》:“滕城烈,台庄会战英雄血。英雄血,敌尸逾万,李公英杰。”这首词句赞颂的“李公”是( )
A.李鸿章
B.李宗仁
C.李大钊
D.李达
21、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甲午战争黄海战役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
22、文革期间最大的冤案“_________________”,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民主法治遭到践踏。
23、舍身堵枪口壮烈牺牲的是 _________人)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制度确立。
24、请写出与下列内容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有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全体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_________
(2)19世纪70年代边疆出现危机,率领清朝新式军队收复新疆是:_________
(3)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新文化运动时期任北京大学的校长是:___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是:_________
25、1988年,建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是______。
26、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色彩的施政方案《________》。
27、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图完成
28、太平军最凶悍的敌人是______编练的湘军
29、1919年,《新青年》上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30、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派船舰40余艘,封锁珠江口,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史称________战争。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它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哪一制度的正式确立?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32、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1)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或措施?
(2)进入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33、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⑵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其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⑶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材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⑷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4、 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西方侵略势力开始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用一句话概括三个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变化。
材料二: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三次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