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第一课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1966年
B.1967年
C.1968年
D.1969年
2、下图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A.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 统治者重视农业
C. 经济的持续发展
D. 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3、“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上述材料所描述的战况发生在期间。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4、“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只及欧洲大陆上的一-些小国,如比利时、葡萄牙或……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 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御 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
5、从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和秋收起义攻取长沙失败来看,你认为
A. 必须尽快解决农民问题
B. 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
C.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 中国革命的重心应由城市转向农村
6、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如图)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他是( )
A.黄继光
B.王进喜
C.雷锋
D.邱少云
7、戊戌变法被认为是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的转变,这场变法虽昙花一现,却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百日维新
B.辛酉政变
C.公车上书
D.定国是诏
8、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海南岛 ⑤重庆
A. ③①④②⑤ B. ②④⑤①③ C. ②①④③⑤ D. ④①②③⑤
9、清末毅然退出官场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张謇
10、如图所示,Y轴表示的是( )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11、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其中“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则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12、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3、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南昌起义
D.中共成立
14、中共三大的主要议题是( )
A.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B.关于武装斗争问题
C.关于工农联盟问题 D.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5、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土地改革( )
A.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16、下图是1985年9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题目是“Moving Away from 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这种认识主要源于
A.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价值
B.肯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C.展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果
D.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7、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态,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D.封建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公社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18、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铁路营运里程数已位居世界( )
A. 第一位 B. 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位
19、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的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大生纱厂
D.福新面粉公司
20、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建党100周年时,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请问今年(2020年)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
A.97 B.98 C.99 D.100
21、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2、1917年,______在《新青年》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3、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5、文化大革命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
26、_____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27、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_______。
28、根据所学知识,在下列表格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条约名称 | 签约国家 | 割地 | 赔款 | 影响 |
1842年 《______》 | 中国与 _____签订 | 割让 __________ | 2100万元 |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95年 《______》 | 中国与 _____签订 |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 白银 ________两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1901年 《______》 |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 | 赔偿白银 ________两 | 使中国 ______________
|
29、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_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0、从鸦片战争开始,英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步步侵占我国香港地区。
(1)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给英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给英国。
(3)___________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31、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哪个国家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了香港岛?
(2)香港是在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指导下收回的?
(3)中国人民共和国是何时恢复对香港恢复主权的?
(4)香港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
(5)香港回归有什么启示?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策。根据这个政策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2)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写出践行了这一构想的事件。(写出一个即可)
(3)现在,为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国家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在处理海峡两岸关系时,我们常提到“九二共识”,两岸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4)做为中学生,你认为在与各民族相处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能做些什么事?(选取一点谈即可)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民族运动”的情况?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2)材料三反映了这场民族运动怎样的性质?
(3)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材料四:(如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4)读图,指出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5)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材料五: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34、(英雄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人民英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林则徐
材料二 他阵亡黄海,震惊中外。光绪皇帝撰挽联云:“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的壮烈殉国,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无限的怀念,其英勇忠烈,世人共赞,万古流芳。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中华民国拒绝。之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材料四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的战役,战争初期战报统计(第一阶段)共达一百零五个团,因此定名为百团大战,
材料五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林则徐的主要事迹。
(2)材料二中阵亡黄海的英雄指的是谁?
(3)根据材料三回答:“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以后,许多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请你写出两位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
(4)根据材料四回答:百团大战的指挥官是谁?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5)材料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中。这两句诗表达了毛泽东的什么革命精神?
(6)英雄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