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将战略大决战首战方向指向东北战场,较稳妥可靠。这是毛从战略全局所下的一着妙棋,战略决战先从局部的优势开始,进而争取全局上的更大优势。毛看出蒋正在犹豫,东北的解放军已包围了长春、沈阳,东北国军已被孤立了,毛看准了这个时机,下决心从锦州打去,把东北的门封死,关门打狗出奇制胜。毛泽东决定进行哪场战役(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B.保护鸦片贸易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维护五口通商
3、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下列哪一条约开始,外国人可以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这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是为了( )
A.促进朝鲜统一
B.提高中国威望
C.保家卫国
D.维护亚洲和平
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检索,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下图,你认为第五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
第五单元_____________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 文艺复兴 第15课 新航路开辟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
A.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古代欧洲文明
6、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打击了清朝统治,其中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朝对峙局面真正形成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北伐和西征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我们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包括(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8、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陈独秀
D.孙中山
9、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的是( )
A.打土豪分土地,废除剥削和债务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D.一切生产、生活资料上交国家
10、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D.浦东的开发开放
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历史现象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1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以上歌词的内容歌颂了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一丰功伟绩
A.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将深圳、珠海等设为经济特区
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3、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下列关于我国第一个这样的“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1953开始执行到1957年超额完成
B.规划期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计划”期间我国原油实现全部自给
14、《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材料描述的是正面战场的哪次战役?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保卫大武汉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5、井冈山现已成为我国传统的革命教育基地,下列事件与之联系最紧密的是(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毛泽东、朱德两支革命队伍胜利会师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红军长征从此经过
16、在国庆60周年庆典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受阅部队后,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讲话。他说,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宣告新中国成立的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朱德
C. 刘少奇
D. 周恩来
17、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被迫害时,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他说:“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但在国家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这样的辩护起不到任何作用。1969年11月12日,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含冤逝世于开封。材料反映了当时( )
A.我国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我国人民法制观念淡薄
C.公民的权利不需要宪法的保护
D.经济领域发展受挫
18、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 )
A.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9、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的材料是( )
A. 西方先进科技 B. 君主立宪政体
C. 民主共和 D. 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20、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的构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 )
A.革命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21、1915年,以__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以______________和科学为口号,掀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立“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原则”即九二共识,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和平统一、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3、据《人民日报》1971年10月27日报道,“(10月25日)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这反映的是( )
24、中共二大:时间、地点、内容:P67意义:___________。
25、1927年8月1日,__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______________。
26、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与______解放军共同发起,在攻占张家口、天津后,威逼北平,最后傅作义接受_________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7、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那一横线处( )
为走救国之路, A 再次上书;不作亡国之君, B 下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 C 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 D 慷慨就义 |
28、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将____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__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9、戊戌变法目的:________救国。
30、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_____、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_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31、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贯穿其中,两党几度和谈,共谋民族大业。之后关系破裂,走向战争。
(1)20世纪30-40年代,周恩来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
(2)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3)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组织了哪四次重大战役,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5)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援助没有使国民党赢得内战,而人民解放军却能在三年里就打败了国民党,请你谈谈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32、170多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西方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昂的近代史诗。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侵略者通过哪场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近代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是哪一国家?
(2)在侵略者坚船利炮的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3)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写出其中两位。
(4)通过以上问题的学习,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33、“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船精神——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后来,在中共“二大”上,又是如何发展的??
(2)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开始。毛泽东是在哪一事件中改变计划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的?你认为毛泽东这一行动,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3)长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中的哪一事件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延安精神——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在抗日战争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抗日根据地采取了怎样的土地政策?
(5)“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那么,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34、阅读材料并回答: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1——1945年)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1)举出20世纪30年代,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和华北相关的侵华事变名称,来揭穿材料一的谎言。
(誓死抗战)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掠,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1940年5月,张自忠壮烈牺牲。张自忠在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材料三中提及的“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国共团结御侮,建立了哪一统一战线?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各一例,并写出战役的指挥者。
(3)请用一句话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守住良知)
材料四:外交部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摘自岳麓版《历史教科书》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会输掉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