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临沂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国人最大的感受。”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 2、文化大革命中的实际指挥部是(       

    A.中央人民政府

    B.江青“四人帮”集团

    C.林彪集团

    D.中央文革小组

  • 3、“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学生运动的影响

    B.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活动的加剧

    D.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 4、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邓世昌

    D.陈独秀

  • 5、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实行国家工业化

    B.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C.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6、孙中山(1866—1925年)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成立兴中会 B.成立同盟会 C.开展革命活动 D.强学会

  • 7、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 8、观察洋务时期创办的主要学堂表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设在通商口岸所在的大城市 B.体现了对西方语言、制度的学习

    C.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在华的传播 D.反映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 9、如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A.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 10、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掀起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C.终结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D.颁布《临时约法》

  • 11、洗雪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近出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A.汪辜会谈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八项主张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12、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

    A. 关东军

    B. 新四军

    C. 工农革命军

    D.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13、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下图土地政策调整后极大的进步性体现在

    A.实施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B.动摇了封建统治和减轻了封建剥削

    C.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有利于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

  • 1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其中,毛泽东等人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 15、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是哪个条约的签订?(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6、历史建筑是人类遗产的实物表现,城市的凝固记忆。作为历史文化与灵魂的代表,下列建筑共同见证了(     

    北京大学红楼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涨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运动的爆发

  • 17、“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首诗作于1961年,抒发了董必武对战友的怀念之情。诗中的“会”指的是(     

    A.八七会议

    B.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

    D.古田会议

  • 18、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

  • 19、如图农民所作所为的法律依据是

    A.《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0、2013--2014年,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有力整治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这体现了(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_》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 22、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________,作为都城。

    (2)在湖北武汉的________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汉因此有“首义之城”的美誉。

  • 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

  • 2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

  • 25、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中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

  • 26、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______ 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______ 为书记。

  • 27、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建立。2008年9月,(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28、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A_______________:在中法战争中,扭转战局的是_______________指挥的镇南关大捷。

  • 29、三大改造过程中,农业合作化开始实行______的原则,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

  • 30、《南京条约》中,割_______给英国;《北京条约》中,割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01年,清政府签订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哪次革命?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回顾党的历史,有何感悟?

    (4)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建党多少周年?

  • 32、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问图一历史人物所进行的自救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请问图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

    (2)图三历史人物领导了哪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图四历史人物等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开始的时间及其标志。

    (3)综上,试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发展特点。

  • 3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强国梦】

    (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什么?

    【科技兴国梦】

    (2)请你写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两弹一星方面取得的成就两例。

    【农业富民梦】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制度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样做呢?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近代的中国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也是一部肠断史、割地史、赔款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有的深重灾难。

    材料二:

    材料三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春愁》

    材料四  “自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庚子与辛丑之交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但爱国者未停下他们的脚步……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图片惨景发生于哪次战争?造成这一惨景的罪魁祸首是谁?

    (3)根据材料三回答,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附属岛屿的?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在材料四所说的这个“转折点”,列强发动了什么战争?战后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其中的哪项规定“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回答,爱国者进行了哪些抗争?

    (6)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