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推向顶点的是( )
A.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运动
B.1922年的香港海员罢工
C.北京的先进青年到工农群众中调查
D.“二七”大罢工
2、经过一年多的巨大努力和艰苦工作,安徽省某市区所有学校都于2014年通过了均衡发展的国家验收,学校的教学楼建起来了,实验室配齐了仪器,图书室充实了图书……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贯彻国家的哪一战略?
A.科教兴国
B.文化先行
C.百家争鸣
D.扶贫攻坚
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张“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这种变化与下列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有关?
A.沙俄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4、凌波同学正在收听评书《百年风云》,书中说到“水勇们听到命令,立即行动起来,忙绞起闸门,把海水灌入坑内。海水遇上生石灰,产生了高温,这大坑里就‘咕嘟咕嘟’开了锅啦!气泡连成片,浓烟冲上天,被销毁的鸦片随着海水流入大海,什么也剩不下了。”他收听的回目应该是
A.灭威风洋商发抖显志气虎门销烟 B.率军民加强防务守虎门首战告捷
C.拒禁烟群魔乱舞顶妖风钦差执法 D.牛栏岗引牛入圈平英团计平英军
5、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B.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
①江南制造总局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一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时,要讲究史实与结论的一致性。下列搭配不符合要求的是( )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迈出一大步
B.托尔斯泰写出《战争与和平》——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C.达尔文著述《物种起源》——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D.贝多芬完成《英雄交响曲》——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9、鸦片战争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此说法理解最正确的是( )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对外开放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中国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1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康有为——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左宗棠——新文化运动
11、下图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坐标示意图。其中③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北伐西征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12、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自由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3、每当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那你知道五星红旗被确定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被确立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14、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的是( )
A. 英法联军 B. 侵华日军
C. 清政府 D. 帝国主义列强
15、政府颁布的政令能够推动社会习俗的变化。下面属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革除社会陋习政令的是
A.留辫子 B.兴科举 C.穿西服 D.禁缠足
16、在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领导干部他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以强烈的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兰考人民服务,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雷锋 D、焦裕禄
17、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②南昌起义 ③新文化运动
④黄埔军校的创办 ⑤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A.③④②⑤①
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⑤①②
D.①④②⑤③
18、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20世纪7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的是中国( )
A.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19、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A.开放
B.不结盟
C.独立自主
D.全方位外交
20、对下列年代尺的解读中,最准确的是
A.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进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过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21、为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潮。
22、______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45年,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______,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23、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 。
(2)提出“实业救国”,放弃高官厚禄的状元实业家是 。
(3)甘愿成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的是 。
24、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_________
25、1924年,为培养军政人才,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________;1927年8月1日,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6、1927年10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_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7、1935年1月召开的______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8、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决定创办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__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29、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______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30、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把他们的姓名分别填在相关事件后的横线上:
(1)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禁烟英雄是___________;
(2)坚守虎门炮台,壮烈殉国的广东水师提督是___________;
(3)年逾六旬,却“亲自舆榇”出关,收复新疆的陕甘总督是___________;
(4)1894年,平壤战役中奋起反击日军,最后中炮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___;
(5)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号管带是___________。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下列时间轴,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叙述。
32、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1)中国迈入近代史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2)1860年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造成了这次人类文明史上浩劫的罪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又发动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哪一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哪一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3、“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赋予五四运动什么洋的性质?人民在这场斗争中取得哪些成果?运动最主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一南将军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1949年,你们的毛泽 东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无人相信。毛泽东一句话中国人就站起来了?后来你们把我吓一跳。你们把美国人从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毛泽东讲的话有些道理。”
(1)据材料一,“毛泽东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这位日本教授“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的原因。
材料二 “1971年10月24日前,与中国建交国仅为 64国,然而,1971年联合国2758号决议通过后,中国的外交舞台迅速扩大到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是在2758号决议后 与我国建交的。这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与我国发展关系,这就为我国后来的开放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主要内容。分析上述事件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 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其主要任务是保护航行该海域中国船舶和人员的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这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努力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为世界和平保驾护航。
(3)据材料三,说一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