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鸦片战争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B | 义和团运动 | 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C | 中国同盟会成立 |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D | 军阀割据 | 中国陷入了混乱的局面 |
A.A
B.B
C.C
D.D
2、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小苏:签订的《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B.1927年,周恩来、朱德等人发动南昌起义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
D.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说:“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 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昧,抗口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 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徐州会战
6、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国民党二大
7、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大
8、如图为中国近代一次大会内容节选。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国国民党一大 D.中国国民党成立大会
9、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义和团廊坊阻击战 D.中国同盟会成立
10、“处在中国对外战略格局中的前哨阵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它的建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特别行政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11、如图上的人物,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好干部(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孔繁森
12、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记者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过去15年”中“做了一些错事”是指( )
A.抗美援朝
B.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召开中共八大
D.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
A.中国的首都多次被侵略者占领
B.《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C.维新派变法图强
D.《辛丑条约》允许外国驻兵
14、“12•4”是我国法制宣传日,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就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下图片反映出《马关条约》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华民族已经将要灭亡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16、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人民群众高唱“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的歌谣,与国民党展开殊死的战斗。60万人民军队的身后是543万支前民工。一兵九夫,是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支撑起战争的需要,是广大的人民陷国民党军队于失败的汪洋大海之中。”纪录片《决战淮海》中的这段话揭示了淮海战役获胜的根本原因是( )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民众的大力支援
C.国民党部队战斗力低下
D.我党作战方针正确
17、“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的朝廷。”“赔巨款,派驻兵”中的“巨款”是多少?
A.2100 万银元
B.白银 2 亿两
C.白银 4 亿两
D.白银 4.5 亿两
18、19世纪末,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与林则徐
B.魏源与左宗棠
C.康有为与梁启超
D.奕䜣与曾国藩
19、有诗词写道:“突击湘中,全国震动。横扫黔省,所向无敌。威震云南,龙云丧胆。追剿之敌,叫苦连天。克服天险金江,战胜雪山草地。”这首诗描写的是
A.秋收起义
B.渡江战役
C.抗日战争
D.红军长征
20、1856年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虎门销烟
B.“亚罗号事件”
C.马神甫事件
D.天京事变
21、_____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2、_________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3、________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起义军称“太平军”。
24、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________;为____________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识点2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5、1924年5月,______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______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6、“九十年代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⑴.材料中这场“革命”指____________ 革命。“先生”是____________ 。
⑵.“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A.组建了革命团体____________ 。
B.在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____________ 。
C.在机关报《民报》上阐发的革命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 。
D. ____________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⑶.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原因是____________。
⑷.这场革命失败的一面是___________ 。
27、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一系列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引发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这次运动的洗礼,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
28、1839年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901年______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9、________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________多万斤。
30、首都: __________。
31、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32、中国签订的开始和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什么?他们赔款的金额分别是多少?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写的一本书是?
3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一下共产党成长的历程。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同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请说出它的名称。
(3)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说出这是哪次会议?
(4)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5)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请列举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战役名称。
(6)抗战胜利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会议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到了战略反攻阶段。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次战役?
(8)请列举出解放战争期间的三大战役
34、回首中国的共和之路,一路艰难曲折,一路血雨腥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凭一腔孤勇近乎悲壮地坚持着反专制的斗争。让我们不禁在钦佩之余,也引发深深的思索。
探究一:【革命党人 缔造共和】
(1)中国同盟会的纲领被孙中山阐发成怎样的思想并用于指导辛亥革命的伟大实践?哪一事件成功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探究二:“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辛亥革命……为二千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2)“二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指的是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意义?
探究三:【窃国大盗 破坏共和】
(3)破坏共和的窃国大盗指的是谁?
(4)回顾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前赴后继,你有什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