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5年4月26日开始的国民党主席连战赴祖国大陆“和平之旅”的第一站是南京,他首先到紫金山祭拜,因为这里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沉睡的地方,他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洪秀全 D.毛泽东
2、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促使“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新中国成立后还没有解放的地区是( )
A.内蒙古 B.新疆 C.宁夏 D.西藏
4、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的“国民政府”的地点是( )
A. 广州 B. 武汉
C. 南京 D. 北京
5、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和革命政党同盟会均在国外成立,造成这一现实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其成员支持者主要在国外 B. 革命的主导思想来源于西方
C. 国内各种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D. 西方国家对革命的大力支持
6、“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五次围剿敌猖狂……紧紧握住红军的手, 亲人何时返故乡”。以上歌词反映了红军
A.反“围剿”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
B.反“围剿”失败后进行战略转移
C.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D.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7、近代中国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齐鲁书社
D.《申报》
8、“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一描述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A. 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 粉粹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D.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0、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歌声。歌曲唱到:“亚东开发中华早,集美追欧,旧帮新造,飘扬五色旗”歌词中的“旧帮新造”是指(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维新变法的颁布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1、“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那次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A.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确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2、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3、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 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中共“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4、“一个饥饿的时代就这样结束了,一个中国农村改革的辉煌序幕就这样拉开了,一个决定中国八亿农民命运的伟大战略转移就这样开始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辉煌序幕拉开“指的是( )
A.实行“大包干”
B.农业和手工业集体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按劳分配的全面实行
15、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6、史论结合是历史阐释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7、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为此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明定国是》诏书
19、下列内容与《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史实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张三的父亲在重庆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中做工
B.李四的哥哥因参加义和团而被杀
C.王五的叔叔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座住宅
D.赵六的妹妹去英国留学
20、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这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黄埔的创办
D.北伐胜利进军及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21、陈独秀在______(地名)创办了《青年杂志》;中共一大选举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22、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________。
23、《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_;《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中②处是___________。
24、1924年5月,黄埔军校在______成立,______任校长,______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5、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指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____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海军成立;1966年我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______。
27、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事件:________。
28、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____________1918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9、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 》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0、世界的法制历程,历尽千载风尘,吐故纳新绵延不绝,法制社会人心所向。在两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
3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而改革开放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什么样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2)这次会议的召开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新时期,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分别是哪两个地方?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32、(1)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
(2)参加国有多少个?掌握巴黎和会会议主导权的是那些国家?
(3)这次会议后签订了哪份合约?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1)为改变建国初期贫穷落后现象,我国在1953制定了什么计划?
【制度确立】
(2)什么事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探索失误】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哪些严重失误?
【拨乱反正】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有什么变化?
【以史为鉴】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行业 | 工业 | 文教卫生 | 交通运输 | 水利农林 | 其他 |
所占比例 | 58% | 7.4% | 19.2% | 7.6% | 7.8% |
材料二20世纪50平代我国经开成分变化表(%)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5.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O |
(1)材料一反映了“一五计划”的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经济成分变化的结果。标志着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一五计划”的两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