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创立“拜上帝会”
B.引进西方技术
C.谋求制度变革
D.宣扬民主科学
2、1935年清明节前夕,国民政府规定每年由国府中央派员前往祭扫黄帝陵等圣贤陵墓,其中1937年、1938年、1939年为国共两党合祭黄帝陵。国民政府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 凝聚民族精神抗击外来侵略
B. 继承历史传统标榜政权合法
C. 借助传统习俗化解国内危机
D. 倡导个人崇拜树立统治权威
3、下图漫画作者为米谷,题为《有了重工业我们就能制造一切》。这幅漫画描述的历史场景是新中国
A.三年经济恢复的成就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国防科技的巨大成就
4、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下侧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C. 中国内陆被迫开放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巍峨壮观的埃及金字塔、严密完备的巴比伦法典、千姿百态的印度佛像、灿烂辉煌的中国青铜文化,无不充满智慧与神奇。与上述文明成就诞生地相对应的大河流域分别是( )
①黄河流域
②尼罗河流域
③印度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①④③ D. ②④③①
6、它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面对列强的侵略,团民进行了英勇抵抗,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它”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变法维新运动
7、要了解下图人物的主要事迹,应选择的素材是
A.丰岛海战 B.澎湖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黄海海战
8、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维新变法思想已经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9、下列这四幅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人文主义
B.新航路开辟
C.人和世界被发现
D.基督教统治世界
10、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北京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11、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A.鲁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12、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写道,在某次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3、“中国人口约为四亿五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一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痗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在哪次侵华战争之后签订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下列组图是一组生动记录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照片。香港回归祖国( )
A.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B.完全断绝了和英国的联系
C.是“九二共识”达成的结果
D.标志着祖国统一最终完成
15、“洋务派有保卫封建的一面,但它的事业已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封建的范围。”对材料中洋务运动的事业“超出了封建的范围”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学习了西方技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彻底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6、7月4日是美国国庆日,1776年7月4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莱克星顿枪声
B.《独立宣言》发表
C.萨拉托加大捷
D.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习近平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属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是( )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焦裕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拍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A.廊坊阻击战 B.威海卫保卫战 C.黄海大战 D.虎门之战
19、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与此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内战爆发
B.北伐战争
C.抗战胜利
D.重庆谈判
20、“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材料中的红船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21、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进行的两次大的军事行动是______和______。
22、协议内容:双方同意坚决避免_____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3、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年;辛亥革命首义胜利是在______年。
24、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25、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____________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7、1950年6月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___________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10月,以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8、抗日战争:___________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___________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___________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共产党)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___________(时间),日本无条件投降。
29、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__,无情批判人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3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________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31、探究活动题
柘城县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1)建国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一部法律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在探究中,同学们发现1954年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关键性的一年。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进行说明。
(3)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后,哪一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与践踏?我国又在哪一次会议后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在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将“四个全面”的内涵演变为我国新时代战略布局是什么?
32、简述《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3、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请列举4个经济特区?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农民代表报喜 图二手工业改造胜利大会 图三工商界代表报喜
材料二 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进入了什么阶段?
(2)中共八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