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迹承载历史记忆。下图可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 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D.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
2、下图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坐标示意图。其中③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北伐西征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3、在条约中,清政府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文中的“条约“是( )
A.《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4、林则徐禁烟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维护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 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利益
5、一诺千金,台湾里长刘德文18年背百位“同胞”落叶归根,分文不取。从2003年开始,台湾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的刘德文里长往返台湾大陆数百次,把一百多位在台湾去世的老兵骨灰带回大陆安葬。他的做法(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6、下图漫画中的人物手里拿着一个“创口贴”,上面印着“西方先进技术”。对此漫画正确解读是
A.洋务运动通过学习西方技术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洋务运动企图学习西方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C.洋务运动认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
D.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7、下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
A.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B. 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D. 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8、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9、下图是1949年至1984年中国粮食生产状况柱状图。图中出现了几个粮食产量快速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 (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为下列图片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工业化建设
B.国防建设
C.社会生活
D.外交成就
11、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了副对联:“联产承包政策精,分成单干各耘耕”,横批:“苦尽甘来”。这副对联说明了( )
A.农民积极加入合作社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农村商品交换的频繁
12、“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画家徐悲鸿的名言。他的绘画代表作品是
A.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B. 《女神》
C. 《愚公移山》
D. 《马路天使》
13、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距今年(2022年)还有
A.13年
B.26年
C.27年
D.28年
15、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红军长征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6、小名在一次练习中把下列选项连在了一起,其中错误的是( )
A.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中共二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长征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D.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17、下列形势图中,反映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 )
A.
B.
C.
D.
18、“赔款两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思想家著述立说,形成了新思潮。其核心和实质是
A. 帮助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
B. 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进步探索
C. 抵御外国侵略、寻求强国之路
D. 介绍西方地理历史,开眼看世界
20、欣赏中国古代钱币也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观察下列钱币图,哪一项是秦朝统一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A.
B.
C.
D.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2、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_________________社会。
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1949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确定的。
24、(_____)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_____)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5、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1923年2月,________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26、___________年6月,为镇压__________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7、打响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是 _________ 。小岗村自创“分田包产到户”,中央指导实行 _________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9、这是两位在中国近代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寻访伟人足迹,追忆先辈丰功伟绩?结合昕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A是 。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三民主义,即 主义, 主义, 主义。
(2)上图中的B是 。1927年10月他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3)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 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报告中的一句话,反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这一事件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C. 日本在旅顺的暴行
D. 日本割占台湾
31、中共“一大”召开于何时何地?中国共产党诞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从“遵义会议”到“全国执政”前领导的重大历史事件?(至少说出3例)
3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在学习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小明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
(1)请写出“工业起步”(即“一五”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
(2)“宪法保障”,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它确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制度确立”与“三大改造”有关,“三大改造”分别指什么?
(4)“出现失误”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5)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材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 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通过的宣言
材料三 1924 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的原因。(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阐述国民党—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实际上确定了哪三大政策?
(3)根据材料三,分析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国共合作方式是什么。
(4)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对国共关系及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