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写下了“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他在词中提到的“敌军”是
A.清政府 B.北洋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反动派
2、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是永垂不朽的。”这样“东西”是( )
A.《罗马民法大全》
B.《拿破仑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3、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国民经济发展遭受影响 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4、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个事件描述的是什么时期(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5、下表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反映出
10月12日 |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
10月14日 | 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 |
10月26日 | 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
A.黄花岗起义的失败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北伐战争的进程
D.南昌起义的爆发
6、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英国为了割占香港岛
D.英国为了挽回鸦片销毁的损失
7、《震撼世界的十天:苏联的诞生》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的最大的“震撼”是
A.推翻了沙皇政权
B.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D.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8、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 )
A.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B.军阀是革命的主要对象
C.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明确民主革命纲领的必要性
9、小华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发展历程。下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C.摆脱了经济危机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0、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四渡赤水
B.遵义会议
C.强渡大渡河
D.过雪山草地
11、如图是“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该协定签署于
A.西安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12、1978年夏,广东宝安县就在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合承包。这表明( )
A. 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 B. 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
C. 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 D. 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
13、1919年5月4日至6月初为五四运动的第一个阶段,6月初之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了另一个新阶段。以下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 )
A.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发展为“三罢斗争”
C.工人阶级成为了运动的主力
D.斗争对象由帝国主义变为了北洋政府
14、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
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5、《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等著作的写作目的是
A.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维护清朝统治 B.实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C.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 D.废除不平等条约,抵制列强的侵略
16、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三大派系,他们是
A.直系、桂系、粤系
B.直系、皖系、奉系
C.滇系、皖系、奉系
D.直系、滇系、桂系
17、针对下列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
人均产量 | 中国 | 美国 | 印度 |
钢产量 | 2.37 kg | 538.3 kg | 4 kg |
A.没收官僚资本
B.进行土地改革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
18、1927年2月19日《民国日报》载: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我们在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由此可见,北伐战争( )
A.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
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19、19世纪下半期,洋务派为了“自强”而创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下列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是。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20、有学者认为奕䜣、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开展学习西方的自救运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这些洋务派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洋务派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理解正确的是( )
A.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
B.自发地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D.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21、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__(地区)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总司令__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
2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___。
23、民国计时:以1912年为___________,改用公历。
24、1950年~1952年,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了土地主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25、三大改造是国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________。
26、方针、政策、战略是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建设国家而在不同领域提出的,根据下列叙述写出我国不同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战略。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的创举是____
(3)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怎样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____
(4)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的文艺方针是____
(5)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____
27、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________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8、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的英雄是________。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被称之为“铁人”的是_________。
29、____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东方红一号。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3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31、近代中国被外国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主要战争名称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中国沦陷的过程)。
3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历史并解答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广州黄埔军校的创立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哪一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经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
(3)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在军队赢得“铁军”称号。这是哪位共产党员带领的哪支队伍?
(4)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时间是?
(5)哪一事件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6)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次战役是?国民党残余势力逃亡去了哪里?
(7)从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的史实中,你等到了什么启示?
33、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城市改革指的是什么?
34、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流行词,这些流行词中蕴含着时代背景和人事物的千变万化。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某位同学搜集了不同时期的流行词,设计的主题是“流行词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仿照示例,填写表格。要求从每个时期中各选出一个流行词,并确定主题,再结合这一组流行词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