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制造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
A.慈禧太后 B.袁世凯 C.光绪帝 D.宣统帝
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3、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78年年底,改革首先从( )开始。通过改革,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A.国有企业
B.城市
C.农村
D.乡镇企业
4、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是: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开始
C. 中共八大召开
D. 中共提出五八总路线
5、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曾在他的书中这样描写一场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这场战争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下面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下列哪一运动的必要性?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他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鲁迅
8、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就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材料旨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弘扬了科学精神
B.取代了传统文化
C.战胜了旧的礼教
D.推动了思想解放
9、鲁迅先生曾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这样的咏赞:“她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梳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①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1、20世纪初,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民报》
B. 《中外纪闻》
C. 《每周评论》
D. 《新青年》
12、大会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大会后
A.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B.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C.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全国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3、王赫雷同学暑假去武汉旅游,参观了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经过导游介绍他了解到这座大桥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可谓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他参观的是( )
A.武汉公铁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京杭大运河
D.武汉长江大桥
14、疫情当头,钟南山院士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国人努力撑起一把保护伞,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下列人物中与钟南山属于同一领域且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人物是( )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学森
15、下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幅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等标签。该图反映了( )
A.五四运动的参与阶层
B.辛亥革命的胜利原因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
16、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时间是( )
A. 1965年10月 B. 1967年6月 C. 1966年10月 D. 1964年10月
17、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制定了土地改革的政策。其内容不包括
A.实行减租减息 B.没收地主土地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8、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日知会
19、横批“革命者来”上联“升官发财请往它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这是那所学校门口的对联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局 D.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20、战争既可以毁灭一种文明,又可以使不同的文明不断交融。下列古代战争中,能同时体现同这两种情况的有( )
①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战争 ②亚历山大东征 ③赤壁之战 ④楚汉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在解放战争中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22、____________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到6月初,运动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___________成 为五四运动主力。
2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
24、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创近代探索路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________。这次活动轰动京、沪,拉开了________的序幕。
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1929年12月,三湾改编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1941年底开始的第三次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最终赢得胜利,振奋人心。
(4)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27、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④___________结合起来。
28、下面是四幅不完整的楹联,请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
(1)_____销烟扬眉吐气,_____缔约丧权辱国。
(2)_____战争打破天朝上国梦,《_____条约》撞开闭关锁国门。
(3)_____赔款领土不再完整,通商议税主权已遭破坏。
(4)三元里抗英民众勇猛无畏,______圆明园纵火罪恶滔天。
29、( )左宗棠 A.台儿庄战役
( )孙中山 B.创办大生纱厂
( )张謇 C.收复新疆
( )李大钊 D.中国同盟会
( )李宗仁 E.《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0、局面: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有以________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________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________为首的奉系军阀。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等。
危害: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________,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________纷争的动乱之中。
31、简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32、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之一。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哪次会议上?按照会议的部署他领导了哪次武装起义?
(2)写出在长征期间,展现毛泽东卓越军事指挥才能的、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他写了哪一文章进行驳斥?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3)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参加的国共谈判是什么?在解放战争初期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式,他又提出了哪一著名的论断?
(4)你从毛泽东的身上能体会到什么伟大精神?
33、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简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东北初步全部沦陷,被据五年,结果赔偿巨款,京津一带驻兵,形同异城,清政府完全在外人宰制之下,中国已失去独立的精神。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京师再陷”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一条约,使得“清政府完全在外人宰制之下,中国已失去独立的精神”?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