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阜新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学完这段历史,你能够认识到(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B.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侵略的历史

    C.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

    D.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 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如果用世纪年代的纪年方式表述,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5世纪早期

    B.公元前5世纪晚期

    C.公元前6世纪早期

    D.公元前6世纪晚期

  • 3、1952年夏,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案》

  • 4、每到春节便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恭喜恭喜》是由陈歌辛于1945年创作、1946年公开发表的。其中有段歌词:“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当时歌曲描写的“恭喜”的事最有可能是指( )

    A.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B.北伐战争取得胜利

    C.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 5、南昌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下列关于这次武装起义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B.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南下广东途中,起义军遭到失败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6、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欧化”主要指

    A.百日维新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 7、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陈毅

  • 8、“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     

    A.关天培

    B.丁汝昌

    C.左宝贵

    D.邓世昌

  • 9、如下图所示报纸的出版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1951年 B. 1954年 C. 1957年 D. 1965年

  • 10、在中共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开始于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 11、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约法的修改意味着

    A.袁世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裁者

    B.袁世凯赞成共和

    C.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已经指日可待

    D.约法进一步完善

  • 12、《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其作者是

    A.鲁迅

    B.巴金

    C.茅盾

    D.曹禺

  • 1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14、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道:“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做。”这里,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 15、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16、它被誉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它”是

    A. 沈阳

    B. 长春

    C. 鞍山

    D. 大连

  • 17、70年前,在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西南各省后,西藏派出代表团达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得到和平解放。这一事件

    A.挫败了列强分割西藏的计划

    B.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C.标志着中国实现统一

    D.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 18、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其矛头直接指向

    A.封建迷信思想 B.资产阶级的统治

    C.文言文的表达形式 D.尊孔复古的逆流

  • 19、复旦大学一位教授将举办一期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讲座,现场要邀请一位曾经历过这一战争的嘉宾一起参与互动。从人生经历上分析,你认为下列候选人中最适合做嘉宾的是(     

    A.45岁的李先生

    B.60岁的周医生

    C.75岁的王教授

    D.90岁的张先生

  • 20、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曾国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00年,为镇压____,扩大各国在华利益,列强组织八国联军侵略中国;《___》的签订使得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2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按下列提示探究问题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

    (1)中国近代史上台湾问题的有关史实回顾:

    1895年《(  )》签订,台湾割让给(  );1945年(  )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年,(  )(原因),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现状。

    (2)两岸关系发展历程:

    ①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对台基本方针是(  )。

    ②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实行“(  )” ;同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

    ③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④1990-1991年,两岸分别成立“(  )”和“(  )”(民间组织)负责两岸经济型、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⑤1992年,两会各自以口头的方式达成了共识,称为“(  )”。

    ⑥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

    ⑦2005年,(  )访问大陆。

    ⑧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与(  )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综上所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风愿,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3)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详细时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  );经过(  )两国共同努力,于(  )(详细时间),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4)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阐述港澳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

    (5)概述港澳回归的重大意义?

  • 23、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 24、1950年的土地改革,废除了__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25、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_______》,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26、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____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史称西安事变。

  • 27、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

  • 28、罗马帝国的第一皇帝是_______,雅典在_______统治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世界高峰。

     

  • 29、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3月,______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 30、

    (1)图一的人物是___________,他指挥了___________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图二的人物是____________,1915年底,他与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_爆发。

    (3)图三的内容与____________有关,该事件在___________年发生的。

    (4)图四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它和我国的_____________节有关。

    (5)图五的人物是__________,他是中国_______________思想传播的先驱。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2)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主题的会议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 32、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33、根据;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虎门销烟的领导者———

    (2)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3)创办大兴纱厂的状元实业家——

    (4)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

    ——摘自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建交公报

    材料二 我们要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在这个民族大义和历史潮流面前,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和伎俩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都会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

    ——摘自2018年3月习近平在十三届一中全会讲话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对台湾问题持什么态度。概括指出中美关系良好发展有何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台方针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述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指什么?当前影响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