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它成功运用在哪些实践中?
①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方面实行的措施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C.减租减息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A.南京沦陷 B.武汉广州失陷 C.北京失陷 D.长沙陷落
4、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口岸,便利了列强商品输出
D.割让土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5、观察下列图片。以下图片所示场景发生在( )
A.九一八事变期间
B.华北自治运动期间
C.七七事变期间
D.南京大屠杀期间
6、某同学在做某试卷“学以致用”一题时,为自己的历史小论文列了如下要点大纲。你认为最适合该大纲的论文题目是( )
领导东北抗日联军…… 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领导百团大战…… 发动大生产运动…… 召开中共七大…… |
A.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
C.民族团结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D.敌后抗日根据场地始终是抗日前线
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由此可知,此次会议旨在( )
A.庆祝解放战争胜利
B.共商新中国筹建事宜
C.筹备人民代表大会
D.组建多党派联合政府
8、“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张学良
B.李秀成
C.叶挺
D.林则徐
9、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里面悬挂着一副楹联:“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霜边月,万里寒鸦相国祠。”颂扬了这位名臣收复新疆的功绩,这位名臣是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10、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资政新篇》
D.《国闻报》
11、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说:“本会以异族潜乱,天地惨黩,民不聊生,负澄清天下之任,使朱明之绪不绝,太平之师不熠,则犹汉家天下,政由己出,张弛自易。”“太平之师”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政权是在( )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北伐西征
1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把资本主义引入中国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维护清朝统治
D.为洋人服务
13、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被称为(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多极化趋势
14、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是在( )
A.中共二大上 B.古田会议上 C.八七会议上 D.中共三大上
15、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都是西方资本主义迫切需要打开中国的市场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③英法两国都直接参与了这两次战争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不断向内地扩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7、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十八大确立了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C.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8、下表是1916~1925年间北洋政府财政支出预算中的军费增长情况表。军费支出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是
A.北洋军阀间的连年混战 B.为抵抗列强的侵略活动
C.护国战争的爆发 D.为镇压全国的工人运动
19、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人民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20、据下表内容,可了解( )
(1)广大苏区人民努力发展生产,为中央红军补充了军需。 |
(2)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策应和配合。 |
(3)到贵州去和到陕北为落脚点,都是中共中央的理性选。 |
题18表
A.贺胜桥战役的战前准备
B.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C.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
D.转战陕北胜利的原因
21、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2、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荣辱与沧桑,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城市。
(1)洋务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在
(2)辛亥革命的首义地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
23、1838年底,( )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从英、美等国商贩处缴出的鸦片在( )海滩当众销毁。
24、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时间。
(1)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 )
(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
(3)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25、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奋斗者。请根据提示,猜猜他是谁。
(1)兰考县委书记、“党的好干部”: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大包干”带头人、“十八枚红手印,映红农民新生活”:(地区)18户农民
(4)自传《天地九重》、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5)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6)心中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26、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27、时间:____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
28、将下表中的时间、条约、影响补充完整。
时间 | 条约 | 影响 |
1842年 | __ |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____ | 《马关条约》 | ___ |
1901年 | ___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甲午战争爆发的地点
B 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地点
C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方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层面 | 具体内容 | 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特点⑩ 。 |
技术(器物) | 近代中国首次主动向学习西方的历史事件是① ,为此先后提出了② 和③ 的口号,大力兴办军用和民用工业。 | |
政治制度 |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④ 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为守旧而灭亡。1898年的变法很快失败,此次变法被称为“⑤ ” | |
思想文化 | 1915年。,⑧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⑨ 的号角,该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
31、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畅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绘蓝图: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为实现中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遵循什么战略布局?
3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一句心理话。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
3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是几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请回答
(1)周恩来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这表明近代外交具有什么特点?
(2)1953年,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周恩来是怎样打破外交僵局,开拓外交新局面的?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图二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在图二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