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形势发展情况。在这一事件推动下( )
A.中国同盟会建立
B.黄花岗起义爆发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下表是1940年在敌后抗日战场进行的一场著名战役的战绩。据表判断,这次战役是()
A. 卢沟桥保卫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能触及封建制度的根基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4、光绪帝积极支持维新派并实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A. 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
C. 奉慈禧实行“新政”的旨意 D. 巩固以他为首的“维新派”的势力
5、“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改革开放”等口号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C.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D.社会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
6、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 推行了土地改革 B. 组织了人民公社
C. 实施了“一五”计划 D. 发动了“大跃进”
7、“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联成一气,采用大幅度降低运费等手段想挤垮招商局,李鸿章采取筹借官款、增拨漕粮及承运官物等措施,予以回击,使招商局转亏为盈。结果旗昌公司反遭破产。”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紧张
D.客观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8、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仅103天,又称“百日维新”。下列关于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公车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9、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先进人物与称号搭配错误的是
A.王进喜——“铁人”
B.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
C.邓稼先——“两弹元勋”
D.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10、“近代欧洲长期引领世界,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重创。20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在反思中走向联合。”欧洲人“走向联合”的最终结果是建立了( )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金砖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
11、下列哪次会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2、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企业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13、1913年3月,主张以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专权的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孙中山抛弃对袁世凯的幻想,力主武力讨袁,但黄兴等人反对,主张“以法律解决之为愈”。汪精卫等人也竭力谋求与袁世凯妥协。这说明( )
A.革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中华民国实现依法治国
C.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凸显
D.袁世凯复辟帝制符合时代潮流
14、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它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
A.“辽宁舰
B.“厦门舰”
C.“资阳舰”
D.“广州舰”
15、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样认为的根本原因( )
A. 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 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6、该书的作者被封为( )
A.天王 B.翼王 C.千王 D.东王
17、1994年开始建设,到1999年竣工,被国外媒体誉为“自长城以来的最宏伟的工程”的是
A.京津城际铁路
B.三峡水利工程
C.京九铁路
D.南水北调工程
18、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一副反映了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意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19、“赔款两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你看过电影《大决战》吗?你一定被影片中我军领导人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解放军战士英勇乐观的高大光辉形象所深深吸引。请指出邓小平同志参加指挥的战役是( )
A.武汉会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21、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革,发行股票(通称“小飞乐”)。该股票反映了_______ 。
22、其他条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美《________》、中法《________》。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23、1957年,( )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2006年,( )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4、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是(___)
25、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油田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6、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_____;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
28、植根中华沃土,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29、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______。
30、下图人物是_________。他阐发的“______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1、阅读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传单)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1)上述传单和口号出现在哪次事件中?该事件爆发于何时何地?(3分)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该事件的斗争目标是谁?(2分)
(3)这次事件结果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32、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33、重大会议能够帮助人们认清方向,继续前进。
(1)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______。
(3)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会议是______。
34、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材料三 (195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11月4日编印的《宣教动态》第134期上,刊登了山东范县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的摘要。其中说:……到1960年基本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到那时: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大锅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材料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把土地包给社员,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于中国过去农村的任何一种土地制度,它是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前提。
(1)材料一中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中国落后的农业生产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中国共产党从1953年开始在农业方面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矛盾?
(3)材料三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实行的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是什么?
(5)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农村进行的四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