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推翻军阀反动统治,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其中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孙传芳
B.吴佩孚
C.蒋介石
D.张作霖
2、1851年,他率众在广西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他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曾国藩
D.李鸿章
3、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
A.南京
B.上海
C.武昌
D.广州
4、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抗战后奋斗方向的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其会师地点在
A.陕北吴起镇
B.江西瑞金
C.甘肃会宁
D.贵州遵义
6、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要和平,争民主”
7、下列成就中属于是一五计划时期完成的是( )
A.上海大众厂建成
B.武汉钢铁基地建成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D.大庆油田建成
8、2018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人民海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阅兵,彰显国威、军威。我国第一艘现代航母“辽宁”号航空母舰正式服役
A.2012年9月
B.2013年9月
C.2014年9月
D.2015年9月
9、近代史上的农民运动中,首次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三元里抗英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0、将下列史实按其因果关列排列,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11、在以下哪一会议上,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12、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中共“八大”召开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3、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我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15、《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6、“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材料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A.推行了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C.逐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D.完成了农村经济改革
17、“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康有为 D.光绪帝
18、下图五条曲线反映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下列对此图解读正确的( )
A.曲线①表示洋务经济
B.曲线③表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曲线④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曲线⑤表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19、纪念珍贵的历史瞬间,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如图,主要是纪念
A.上海回归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台湾回归
20、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B.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D.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1、1950年10月,以为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22、教育的发展
(1)兴办学校: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_____、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______。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______。
(2)新式教育的发展:1902年,清政府废除______。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______,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______逐渐发展起来。
2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4、填空题:
1.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_________。1862年成立的__________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___________。
3.领导虎门销烟的_________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历史上发动金田起义、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___________ 。
25、议题:总结历史经验,制定党的_______。
26、1884年,为加强西北塞防,清政府在______建立行省。与此同时,中国的东南海疆也受到威胁。1885年,清政府在_______建立行省。
27、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发展轻工业。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4)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农业、交通运输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8、新中国成立后,国防、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3)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 。
(4)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的战略是 。
29、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重要阵地的书店是_________。
30、同盟会的成立
(1)成立的背景
①《________》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_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和《__________》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________制度。
③各种革命团体以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和光复会。
④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2)成立的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_____的革命组织。
(3)成立的概况
①成立时间: 1905 年8月,
②主要组成成员: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
③成立地点: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__。
④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⑤组织机构:选举________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⑥机关报:大会决定创立《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⑦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______。
(4)成立的影响: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1、为什么进行土地改革?其主要过程怎样?有何历史意义?
32、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很多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次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2)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此论断出自哪次会议?1929年12月召开的什么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标志?开始确立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这些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共同影响?
33、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34、近代中国饱受外来欺凌,值得庆幸的是先进的中国人从未沉沦,他们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救亡图存运动,开展了近百年荡气回肠的近代化的探索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中学历史社团的同学以“数轴上学历史”绘成《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中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因为哪两个历史事件?从B段转为C段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材料二 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而被称为“鬼子六”的奕诉力倡洋务……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2)材料二中的两位人物都和哪一运动密切相关?甲午战败后先进的中国人“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掀起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哪两位?
材料三 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民族丰碑!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3)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指什么?除此之外,材料三体现出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还有哪些?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4)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5)综合上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结局给你的感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