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提示出义和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加强了反帝斗争
B.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激化
C.清政府政治腐败,激起人民反抗
D.山东、直隶下层百姓生活困难
2、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①中原解放区 ②陕甘宁边区 ③华东解放区 ④山东解放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获得大量赔款
4、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5、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6、下列有关长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致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上任命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C.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
D.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7、孙中山号召“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为实现此夙愿,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华兴会
D.强学会
8、作为戊戌变法的措施之一,清政府于1898年在北京设立了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新式大学。这所大学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9、1900年,英、美、俄、日等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的直接原因是( )
A. 保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B. 日本侵略中国刺激列强
C. 清政府的腐败、妥协 D. 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10、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1、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口号。下列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反对华北自治”
12、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国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A.华罗庚 B.袁隆平 C.屠呦呦 D.钱学森
13、下图漫画名为《革命歌声》,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初,漫画中的农民把军阀和帝国主义打倒在地,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1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瓦窑堡会议
15、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化改新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B.把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不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D.统一赋税
16、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D.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17、开国大典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当时担任阅兵总指挥的是( )
A. 聂荣臻 B. 朱德 C. 邓小平 D. 张澜
18、中华民国历史上,与二次革命、刺杀宋教仁、帝制复辟,军阀混战等事件相关的政治统治时期是
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9、1923年“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陷人低潮,也使中国产党认识到联合其他力量的重要性,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的主要表现是
A.接受共产国际的援助 B.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C.探索武装革命的道路 D.促成西安事变和解
20、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了改变这个状况,我国开展了(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1、经过重庆谈判后,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
22、_____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_____。
23、小明同学在学完第三单元的内容后,制作了以下的学习卡,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第三单元 |
| 人生名片 |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 出生地:广东省香山县 | |
第9课① 革命 | 职业:革命先行者 | |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 朋友圈:④ | |
第11课② 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 人生挫折:⑤ | |
单元主题:③ | 历史功绩:⑥ |
(1)请你帮他完成学习卡上的内容。
(2)请选择一个对你感触最深的有关孙中山的名言或革命行动,并叙述出来。
24、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__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1911年4月,黄兴亲率革命党人在广州__________起义也失败。
25、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26、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起初以“①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来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2)1895年春,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拒绝求和。这就是著名的“②________”。这次事件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③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指导思想)。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其口号是④________、⑤________。
27、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8、_________年,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____________________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29、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30、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其内容是,政治上: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组织上:________。
31、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洋务运动”的探究活动,小芳说“洋务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小明说“洋务运动的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你认为谁的说法是错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32、实现中国梦,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哪条正确道路?
(2)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哪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哪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哪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哪一文件的通过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这一政治制度?哪一制度是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4)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王进喜和焦裕禄分别有着怎样的美誉?他们身上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领域 | 主要成就 |
原子能 | 1964年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1967年第一颗②爆炸成功。 |
航天技术 | 1970年第一颗③发射成功。 |
生物工程 | 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④ |
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 | ⑤ |
34、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1)材料一与哪一事件有关?当时的蒋介石政府对此采取什么政策?
材料二:不应忘记的事实是:日军在投降前已经被中国人民的连续十四年、大小几十万次的战斗打得狼狈不堪了。日寇犹如一匹野兽,使他最后致命的可能只是一两支箭,但如果他不是在毙命前已经满身创伤呢?他还是会继续挣扎的。
——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军被打得狼狈不堪有哪些重要史实?材料中所说的“使他最后致命的可能只是一两支箭”指的哪些事件?作者认为日本法西斯灭亡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