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澎湖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有其内在的联系。在下列一组联系中,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甲午中日战争

  • 2、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 3、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国有企业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民主与法制   D. 土地改革

     

  • 4、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后形成了(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③邓小平理论 ④科学发展观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 5、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6、新文化运动是: ( )

    A. 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   B. 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D. 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 7、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实行

    A.减租减息政策 B.耕者有其田 C.家庭承包责任制 D.地主土地所有制

  • 8、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 兴中会   B. 强学会   C. 同盟会   D. 华兴会

  • 9、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10、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1、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1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双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 13、“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材料认为黄花岗起义

    A.直接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14、关于洋务运动叙述正确的有(

    ①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④旨在“自强、求富”,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5、下列举措能够体现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性的是

    A.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B.科举制度的废除 C.申报的创办 D.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 16、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建的(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开平矿务局

  • 17、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是(  

    A.英国海军 B.法国海军 C.德国海军 D.葡萄牙海军

  • 18、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

    A. 曾国藩   B. 林则徐   C. 李鸿章   D. 邓世昌

  • 19、2020年6月1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首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海口举行。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是(     

    A.1978年

    B.1980年

    C.1988年

    D.1992年

  • 20、1946年,国民党撕下和平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发动了全面内战。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蒋介石对哪一解放区发动进攻(     

    A.陕北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华东解放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近代中国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   》的签订,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的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   》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22、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_______

  • 23、《马关条约》中规定:割辽东半岛、_________全岛及所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24、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形成了______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25、开始:__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________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 26、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_______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是一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 27、____________年4月,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率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苦战一昼夜,起义失败。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__________”。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黄花岗起义”。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内容

    (1)英雄邓世昌牺牲的战役——

    (2)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

    (2)“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抗美援朝英雄功臣——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解放军好战士——

  • 30、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解放战争中的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他于1851年1月在哪里发动起义?领导的军队称为什么?

    (2)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 32、殖民者在哪场战争中首先打开中国大门、入侵中国? 战败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哪一条内容最能体现出该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

  • 33、简答题。

    (1)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洋务运动。

    (2)《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请你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该条约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本日在首都就职,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材料二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材料三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的《公告》是在什么事件上宣读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写出其中的两位英雄人物。

    (3)材料三中提到国家在农村推行了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其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给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事件拟一个主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