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8年12月29日,《申报》报道:“奉天定今日易帜。”宣布“易帜”的是( )
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学良
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成立兴中会②筹划广州起义 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周恩来评价“台儿庄大捷”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这是因为台儿庄战役
A.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战役结束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轮船招商局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5、寻求“自强”,创办福州船政局;临危受命,收复新疆的人是( )
A. 奕 B. 曾国藩 C. 李鸿章 D. 左宗棠
6、“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尝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各民主党派联席会议
7、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政企分开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8、武昌起义的时间是
A.1898年
B.1900年
C.1910年
D.1911年
9、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A. 割地
B. 赔款
C. 开设工厂
D. 设立使馆区
10、“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国民党设定的谈判地点是( )
A.北京
B.南京
C.武汉
D.重庆
1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公车上书 B. 《万国公报》的创办
C. 强学会的成立 D. 变法诏书的颁布
12、1907年在浙江绍兴准备响应起义的女革命党人是( )
A.刘道一
B.蔡绍南
C.徐锡麟
D.秋瑾
13、1895年,“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
A. 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4、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赴井冈山研学。如果给此次考察确定一个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
A.长征会师伟大胜利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革命圣地战略后方
15、2018年有许多周年纪念事件定格在时间轴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下面时间轴空缺处应该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16、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带有时代的烙印。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由此判断与这段描写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抗美援朝
D.大跃进
17、“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
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
18、“这场战争从云南开始的,领导人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这段话描述的是
A.二次革命
B.清帝退位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协调稳步高速增长。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20、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
A. B.
C. D.
21、武昌起义过程: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取得胜利→成立_______政府→推举 _______为都督。
22、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23、_________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地化程度。_________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它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____》颁布,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5、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______成立。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6、在下列横线上填上与之对应的事件的序号
A.西藏和平解放 B.《共同纲领》 C.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三大改造 F.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G.一五计划完成 H.中共八大
(1)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 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5)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7)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8) 在我国建国初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7、《辛丑条约》 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数目最庞大、________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______、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9、颁布时间: ______年3月11日。
30、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31、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⑵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其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⑶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材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⑷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2、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100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3、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不忘国耻,面向未来。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标志?
(2)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应该建在哪个城市?为什么要设立大屠杀纪念馆?
(3)抗日战争胜利,什么地方回到祖国怀抱?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
(4)列举抗日救亡的两首歌曲。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攻进了大清国的首都。
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这场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华心,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清清朝腐朽不堪的本质彻底暴露,也促成了184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
(1)材料一中“危机再次从海上来”指的是哪场战争?战争中侵略者在“大清国的首都”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2)材料二涉及的是哪场战争?写出此次战争中的战役一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哪里?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