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曾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20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段。其“新”的最重要的依据是( )
A.青年学生第一次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
D.无产阶级充当了革命主力,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2、“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一国两制”原则
3、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其领导核心是( )
A.李克强
B.胡锦涛
C.江泽民
D.习近平
4、近代历史上,列强通过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大量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下列条约及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一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
B.《天津条约》一﹣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北京条约》﹣﹣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D.《马关条约》﹣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与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国共合作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6、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给我党提供最大的教训是( )
A. 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 必须要武装斗争
C.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D.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
A.帕特农神庙
B.《荷马史诗》
C.儒略历
D.阿拉伯数字
8、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在遭遇重大民族灾难中遇难同胞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下列事件中,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A.卢沟桥事变
B.华北危机
C.南京大屠杀
D.东三省沦陷
9、“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望。”下列能证明材料所述的是( )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神舟七号飞船升入太空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C.中国革命开始有了统一的政党领导
D.中国革命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11、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新发展理念是
A.改革、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创新、协调、巩固、开放、共享
C.创新、整顿、绿色、开放、共享
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2、“倭奴似虎狼,犯我台儿庄。燹戮燃仇愤,危亡挺脊梁。精诚赢大捷,忠勇固金汤。血海尸山上,旌旗猎猎扬。”该诗词歌颂的战役的历史地位是( )
A.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B.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标志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3、下图为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面商国家大计时的合影。两人这次会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C.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
D.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14、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
A.《国闻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时务报》
15、“两岸一家亲,都是中国人”,标志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A.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B.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C.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D.习近平和马英九会面
16、2015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向印度总理莫迪赠送中文和印地语的《大唐西域记》等礼品,莫迪回赠了释迦牟尼舍利罐的复制品等。上述内容涉及的古代宗教是( )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17、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A.上海浦东
B.江苏盐城
C.河北雄安
D.云南昆明
18、遂川曾传唱这样的民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这首民谣最早流传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9、下表是晚清时期部分有识之士的代表作及主要内容,这些书籍( )
人物 | 代表作 | 主要内容 |
林则徐 | 《四洲志》 | 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汇编 |
魏源 | 《海国图志》 | 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和外国军事科技等 |
徐继畲 | 《瀛寰志略》 |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近80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 |
A.启迪国人“开眼看世界”
B.使学习西方成为时代潮流
C.造成了西方文化的入侵
D.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20、1926年9月18日《工人之路》载: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于9月1日宣布“为自身的利益,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实行总罢工。汉阳工人罢工是为了配合
A. 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反“围剿”
21、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统一协调指挥北洋舰队等,同年还在______建立行省。
22、1956一197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探索遭遇挫折,同时也取得巨大成就。我国于( )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70年第一颗(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23、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______接受和平改编。
24、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5、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____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26、(1)观察《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A.《天津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汉口
B.《南京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福州
(2)据图指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7、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此文件指的是《___________》。
28、中国近代历史出现了许多“第一”。
(1)孙中山创立的_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_________》是中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白话小说。
29、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__________,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0、1940年,____指挥的____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1、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罪恶战争,不屈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写下荡气回肠的壮丽诗篇。
(1)勿忘历史:列举出两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
(2)缅怀英烈:任举两位英勇反击外来侵略的爱国人士,并概述其典型事迹。
(3)反思历史:你认为当时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留给我们怎样的历史思考?
32、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的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他们以什么口号宣扬新文化?代表人物有哪些(列举2例)?这场文化运动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3、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发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分别是?
34、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孙中山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
(1)材料一中的“三民主义”是指哪三大主义?三民主义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随后,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志士们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牺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词》:“盖责任内阁制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议会负责任是也。”“盖必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部文献所规定的政体?
材料四:袁世凯上台之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政府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4)这里的“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北洋军阀政府展开了不懈的斗争”最主要的是指哪次“革命”和哪次“战争”?
(5)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先生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