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设置澎湖巡检司③形成新的民族一回族④灭亡西夏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A.创办新式学堂
B.兴办近代企业
C.建立现代海军
D.传播西方思想
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结束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4、2021年3月17日,国务院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农林22条措施”)。此举旨在( )
A.拓宽海峡两岸经贸发展新局面
B.打破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的局面
C.推动两岸民间团体的政治对话
D.打开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新局面
5、“建设八区,奋进百强”是射洪市委市府朝着党中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极力奋进的工作思路。下列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于1962年“七千人大会”中提出
B.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D.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主导世界
6、一位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那个年代指的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7、“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不能反映的是( )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改变
C.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D.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8、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中,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开启近代化进程的事件分别是( )
A.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9、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当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0、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列强发动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毛主席说:“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会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从中感悟到的长征精神是( )
A.集体主义
B.英雄主义
C.乐观主义
D.创新主义
12、自强工业化运动首要关心的是国防。因此,国防和军火工业的发展首先受到关注,紧接着是直接支持军备制造的重工业(煤炭、重机械),纺织厂及其他生产消费商品的轻工业则较晚出现。以上论述反映中国洋务运动( )
A.借鉴了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
B.使近代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基础薄弱
C.是“内忧外患”形势下的主动自救
D.保护了国内消费市场免受外国渗透
13、1957年,伏罗希洛夫在评价新中国的某项政策时说:“中国经过长时期的流血革命,现在创造出了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这是有世界意义的。”他高度评价中国的政策是( )
A.公司制
B.赎买政策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4、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失败论的是
A.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哪一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
A.东北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陕北解放区
16、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马关条约》签订
D.戊戌政变发生
17、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事件( )
①“二月抗争” ②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③周恩来逝世 ④文化大革命结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18、中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19、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实质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建立合作社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现政企分开
20、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结论“《辛丑条约》的签定,使清朝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依据的史实是
A.拆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B.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C.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加上利息共9.8亿两
D.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21、(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①________》,割占香港岛,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1895年,中日签订了《②________》,割占台湾等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③________》,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④________
(5)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⑤________
22、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中国发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
23、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 。
24、填充题:
(1)_______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分别是“_________”和 “_______”
(3)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__,起义军称“_________”。
(4)到19世纪8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________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_______统一协调指挥,同年在__________建立行省。
(5)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_________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_________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____________。
(6)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____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________制度的终结。
2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____,被侵略军劫掠并烧毁。同一时期,沙俄掠夺中国大片领土,一次性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
26、影响: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___________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7、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__,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____________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28、1955年,周恩来参加( )会议,在会上提出(“ ”)的方针,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9、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1945年8月到10月间,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关注点是西安事变。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4)武汉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0、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家是________。
31、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人民群众中都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创业难】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当时被誉为“铁人”和“党的好干部”的人分别是谁?
【守业更难】
(2)“文化大革命”时期,仍然有一批科学工作者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潜心研究。请写出此时期在核武器和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成就伟业】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哪一重要思想?
【感悟品质】
(4)你从以上人物身上能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32、在革命战争年代诞生了“红色革命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1)写出102年前在民族危难之际,率先挺身而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先锋。
(长征精神)
(2)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什么事件?
(延安精神)
(3)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1940年下半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学习感悟)
(4)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33、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列举两例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4、“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事件)?该事件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打败美帝野心狼!
(2)材料二中的这首战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中国好儿女”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位英雄分别是谁?他们被称为是什么?
材料四: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 比重 | 土地占 有比重 | 人口 比重 | 土地占 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4)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者发生的改变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5)综合以上材料确定一个主题。下列内容最恰当的是( )
A.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
B.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