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次会议确立了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这次会议”应指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三大
2、到1950年底,山西新解放区完成了土地改革,实现了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某村翻身的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为良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 1949年增长 26.9%.这表明土地改革( )
A.使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B.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农村实现了共同富裕目标
3、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反映新文化运动高扬的两面旗帜是
A. 民主、科学
B. 人文、浪漫
C. 科学、理性
D. 民主、法制
4、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思想
C.新文化运动的展开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5、“它在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因而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支持。”材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影响(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的中共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廖仲恺
D.叶挺
7、2021年9月28日,中国边防部队在我国边境上进行例行巡逻,遭遇印方无理阻拦。中国边防部队坚决予以反制,完成巡逻任务后返回。印度军队的行为违反了( )
A.“一个中国"的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一国两制"的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诞生了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9、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斑斓”,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辛勤劳动
B.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C.享乐主义盛行
D.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0、(题文)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 )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有学者说: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其中“先生”的主要含义是
A.瓦解了自然经济 B.输入了西方文化
C.掠夺中国资源 D.在中国倾销商品
12、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 “扶清灭洋” B. “自强”“求富”
C. “科学”和“民主” D. “君主立宪”
13、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是在 (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土地改革完成后
C.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后 D. 三大改造完成后
14、“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湖北织布局 ④兴办大生纱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稳定物价之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抗美援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6、下列企业是由李鸿章创办的有(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汉阳铁厂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17、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这源于1927年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斗争,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这次斗争是
A. 武昌首义
B. 黄花岗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暴动
18、《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 紧张的军事形势
C. 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 其代表的小农经济的性质
19、古今地名对照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20、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主改革制度
C.土地改革制度 D.改革开放制度
21、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______________;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______________。
2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3、《_________________》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4、《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
25、1894年中了状元的_______主张_______,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
26、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27、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8、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是_____临时政府的成立。
29、近代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
30、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建立: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交接入列。
31、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等领导人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使得国家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小历同学认为,武汉长江大桥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
(1)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小历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了可喜成就,你知道的重大成就有哪些?请你列出至少4项成就(包括时间)
33、简要概括近代中国在历次战争中均以失败结局的共同原因。
3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一 参加对中国出兵的有英、像、法、美、意、日、德、奥……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向一个落后国家发动战争,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英、美等国发动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2)根据材料二,按时间顺序列举三个晚清时期导致近代中国“沉沦”的不平等条约。
(3)依据所学知识,写出1901年到1920年间使近代中国“上升”的一次民主革命运动和一次思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