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张家口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新文化运动时期率先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体现了下列哪一内容(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2、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材料表明梁启超

    A.主张自下而上进行革命

    B.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C.否定君主存在的必要性

    D.意识到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 3、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自由和平等

    B.民主和法制

    C.自由和科学

    D.民主和科学

  • 4、我国从“东亚病夫”到世界体育强国,这其中的变化说明了

    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群众性体育运动普遍开展

    ③党和政府重视体育运动发展   ④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 5、下列农民对土地改革的完成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农民甲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B. 农民乙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 6、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变

    C.天京保卫战失利

    D.永安建制

  • 7、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 柳条湖事件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 8、英国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有效维护了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这部分司法和行政权的载体是(     

    A.庄园领主

    B.庄园佃户

    C.天主教会

    D.庄园法庭

  • 9、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尖锐

    B. 列强侵略势力遍及山东各地

    C. 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D. 德国占领了胶州湾

  • 10、下图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推送的探究性学习资源包,请你为这一探究专题选择文件名,最适合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11、在看完电影《西安事变》后,你马上会联想到的人物是( )

    A. 张学良、杨虎城   B. 张学良、叶挺

    C. 叶挺、贺龙   D. 陈独秀、蒋介石

  • 12、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

    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3、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主张上的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兴办近代工矿企业   B. 是否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C. 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 是否反对帝国主义

  • 14、“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 15、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 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 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辱

    C. 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 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 16、下图为《国耻纪念庚子之役联军入京之状况》,该图反应的历史事件导致了( )

    A.《南京签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7、1900年,北京紫禁城,残阳喋血。大炮架在正阳门上,不可一世的侵华军队举行了耀武扬威的阅兵,中华民族在这样的屈辱中走进20世纪。上述情景出现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18、1956年—1966年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火热年代。要考察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你认为最应该收集的历史信息是

    A.中共八大的内容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王进喜、焦裕禄和雷锋的事迹

  • 19、“发现青蒿素、对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做出贡献”的某科学家在201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科学家是

    A.李四光

    B.袁隆平

    C.屠呦呦

    D.陈芳允

  • 20、一位意大利人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它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段话反映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客观上具有进步性

    B.是法国大革命的开端

    C.推动了意大利的封建化

    D.破坏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的事件是 ______

  • 22、文学成就:20世纪初以后,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有鲁迅的《______》《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______》、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

  • 2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_____________

  • 24、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等准备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 25、1950年颁布的《 _________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26、______年清政府废除存在1300年的科举制度: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27、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__________________

  • 2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请根据提示填写出有关教育的相应内容。

    (1)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_

    (2)清末状元   ________回到家乡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实业救国”道路。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 29、________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 30、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________作用。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内涵有哪些?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是什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32、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列举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并对洋务运动做简要评价。

  • 33、简答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之后,哪一理论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最早在中国传播这一理论的革命家是谁?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哪一事件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红军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哪一会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以“两次国共合作”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图表所示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沈阳!

    材料三   图表所示

    西安事变谈判旧址

    在淞沪会战这场旷世大血战中,蒋介石押上了中央军全部老本,要与日军一争高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军队爱国官兵用血肉之躯筑城墙。国民党军主要战将登场亮相,孰优孰劣战场上见。中国军队的国际威望随着这场战争而急剧提高,日本打了一场不该打的会战,战役上胜利,但战略上却全面失败了。

    材料四

    中共七大会址

    材料四: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其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1)材料一图片会议实际上确立了哪三大政策?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北伐战争取得“巨大的成功”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什么重要影响?

    (3)西安事变发生于哪一年?该事变的发生有什么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三文字,指出淞沪会战对中国军队的国际地位有何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日本打了一场不该打的会战,战役上胜利,但战略上却全面失败了”?

    (4)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有何历史意义?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主要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