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阳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所示报刊于1905年创刊于东京,是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该报刊代表的组织是(     

    A.同盟会

    B.太平天国

    C.义和团

    D.共产党

  • 2、《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下面哪一工程的修建?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三峡工程

    D. 灵渠

  • 3、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家是

    A.顾恺之

    B.郦道元

    C.王羲之

    D.王献之

  • 4、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在中国共产党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与此相关的战役是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淞沪会战 D.辽沈战役

  • 5、“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出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社会混乱的的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分封制的推行   B. 焚书坑儒   C.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 黄巾起义

  • 6、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秦朝法律还规定,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说明

    A.秦朝严刑峻法,法令严苛 B.秦朝注重社会治安的管理

    C.秦朝重视家族邻里的团结 D.秦朝时团体犯罪现象普遍

  • 7、夏、商、周三代因其相似的政治制度,被史学家并成为“上古时代”。下列有关夏、商、周朝代更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灭西周王朝

    B.商汤在殷建立商王朝

    C.周文王伐纣,与商军战于牧野

    D.距今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

  • 8、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始于( )

    A.夏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 9、黄帝被后人尊称为(   )

    A、龙的传人  B、人文初祖

    C、炎黄子孙 D、兵家鼻祖

     

  • 10、既消除了岷江水患,又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战国这一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史禄

    B.李耳

    C.李悝

    D.李冰

  • 11、灭掉唐朝的是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朱温

  • 12、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民族政权并立

    B.南北政权对峙

    C.地方军阀割据

    D.战乱长期不息

  • 13、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其中他的画技高超,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 )

    A. 杜甫   B. 李白   C. 阎立本   D. 吴道子

     

  • 14、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B.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和平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 15、“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 16、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是(     

    A.黄巾起义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陈胜吴广起义

  • 17、“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 ( )

    A. 马陵之站   B. 长平之战   C. 牧野之战   D. 桂陵之战

     

  • 18、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 19、BBC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杜甫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尽地介绍给西方世界,更是将其放在世界文学的范畴,给予了杜甫极大的认可。杜甫的诗(     

    A.直面社会现实,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B.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C.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D.充满报国情怀、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 20、同半坡聚落相比较,河姆渡居民最大的贡献是:

    A.学会了饲养水牛、猪、狗 B.妇女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C.会制造精美的彩陶 D.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半坡人制作精美的_______石器。半坡人还制造______________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_______,饲养______________等家畜;他们还用______________、石球等工具捕猎。

  • 22、下图是(   )的房屋,图三是 ( 的房屋。图三房屋的主人主要的农作物是 (   )   。

     

  • 2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秦朝时,______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24、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意向深远,它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那么,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

  • 25、唐太宗时期注意任用贤才,他曾任命富于谋略的________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________

  • 26、_____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政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_____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施行“治 国安民”的方略。

  • 27、使前秦土崩瓦解的战役是___________

  • 28、列举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两个原始人类_________

  • 29、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 30、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____时期,牛耕的进一步推广,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左边人物与右边相应的事件(作品)相搭配。。

    ①阎立本                         A. 杯酒释兵权

    ②吴道子                         B. 《清明上河图》

    ③杜甫                            C.郾城大捷

    ④赵匡胤                         D.诗圣

    ⑤张择端                         E.《步辇图》

    ⑥岳飞                            F. 《送子天王图》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汉武帝统一铸造钱币的名称——

    (2)东汉张角领导的起义——

    (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和亲、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材料二

    (2)上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与辽政权订立盟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政权①是由什么民族建立?什么和议使政权④与政权②对峙局面形成?

    材料三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3)依据材料分析宋朝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材料四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4)材料四中“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指的是哪个民族? 根据材料四,指出元朝出现民族交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之间关系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