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示报刊于1905年创刊于东京,是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该报刊代表的组织是( )
A.同盟会
B.太平天国
C.义和团
D.共产党
2、《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下面哪一工程的修建?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三峡工程
D. 灵渠
3、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家是
A.顾恺之
B.郦道元
C.王羲之
D.王献之
4、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在中国共产党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与此相关的战役是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淞沪会战 D.辽沈战役
5、“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出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社会混乱的的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分封制的推行 B. 焚书坑儒 C.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 黄巾起义
6、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秦朝法律还规定,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说明
A.秦朝严刑峻法,法令严苛 B.秦朝注重社会治安的管理
C.秦朝重视家族邻里的团结 D.秦朝时团体犯罪现象普遍
7、夏、商、周三代因其相似的政治制度,被史学家并成为“上古时代”。下列有关夏、商、周朝代更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灭西周王朝
B.商汤在殷建立商王朝
C.周文王伐纣,与商军战于牧野
D.距今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
8、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始于( )
A.夏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9、黄帝被后人尊称为( )
A、龙的传人 B、人文初祖
C、炎黄子孙 D、兵家鼻祖
10、既消除了岷江水患,又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战国这一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史禄
B.李耳
C.李悝
D.李冰
11、灭掉唐朝的是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朱温
12、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南北政权对峙
C.地方军阀割据
D.战乱长期不息
13、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其中他的画技高超,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 )
A. 杜甫 B. 李白 C. 阎立本 D. 吴道子
14、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B.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和平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15、“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6、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是( )
A.黄巾起义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陈胜吴广起义
17、“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 ( )
A. 马陵之站 B. 长平之战 C. 牧野之战 D. 桂陵之战
18、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19、BBC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杜甫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尽地介绍给西方世界,更是将其放在世界文学的范畴,给予了杜甫极大的认可。杜甫的诗( )
A.直面社会现实,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B.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C.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D.充满报国情怀、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20、同半坡聚落相比较,河姆渡居民最大的贡献是:
A.学会了饲养水牛、猪、狗 B.妇女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C.会制造精美的彩陶 D.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21、半坡人制作精美的_______石器。半坡人还制造_______、_______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_______,饲养_______和_______等家畜;他们还用_______、_______、石球等工具捕猎。
22、下图是( )的房屋,图三是 ( )的房屋。图三房屋的主人主要的农作物是 ( ) 。
2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秦朝时,______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4、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意向深远,它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那么,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
25、唐太宗时期注意任用贤才,他曾任命富于谋略的________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________。
26、_____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政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_____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施行“治 国安民”的方略。
27、使前秦土崩瓦解的战役是___________
28、列举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两个原始人类_________。
29、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30、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____时期,牛耕的进一步推广,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1、将下列左边人物与右边相应的事件(作品)相搭配。。
①阎立本 A. 杯酒释兵权
②吴道子 B. 《清明上河图》
③杜甫 C.郾城大捷
④赵匡胤 D.诗圣
⑤张择端 E.《步辇图》
⑥岳飞 F. 《送子天王图》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 )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汉武帝统一铸造钱币的名称——
(2)东汉张角领导的起义——
(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3、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和亲、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材料二
(2)上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与辽政权订立盟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政权①是由什么民族建立?什么和议使政权④与政权②对峙局面形成?
材料三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3)依据材料分析宋朝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材料四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4)材料四中“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指的是哪个民族? 根据材料四,指出元朝出现民族交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之间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