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下列不属于隋文帝丰功伟绩的是
A.开通运河 巩固统治
B.结束分裂 统一全国
C.发展经济 编订户籍
D.统一币制 加强集权
2、明代老儒钱宰上朝后低吟了一首诗,第二天朱元璋召见他时说出了昨天他所吟诗的内容。这件事反映了
A. 明代君臣关系融洽
B. 朱元璋喜好吟诗作赋
C. 明代的特务机构发达
D. 朱元璋的听力极佳
3、以下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在地方实行( )
郡名 | 建置时代 | 郡治 |
陇西郡 |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 今甘肃临洮 |
辽东郡 | 古燕置,始皇因之 | 今辽宁辽阳 |
南海郡 | 始皇置 | 今广东广州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4、“开心辞典”有这样一道题:“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他立志抗倭的决心,他是谁?(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和
D.林则徐
5、暑假期间,晓明随同学一起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先参观了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对这个牌正确的子文字解释应该是
A.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距今约70万—20万年
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距今约1.8万年
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开始于
A.黄帝
B.尧舜禹
C.启
D.秦始皇
7、“王与马,共天下”体现了哪一政权的政治特点:(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8、下列人物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
B.尧
C.舜
D.禹
9、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于我国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10、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奴娇·赤壁怀古》
11、考古发现北京人遗址中有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这证明北京人会
A.使用和保存火 B.建造房屋 C.创造文字 D.种植水稻
12、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而最佳的体系就是时代持征。下面是通过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建构的时空定位,其中④的特征是( )
A.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3、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地位衰落
14、关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小明认为是历史的进步,小华认为是历史的倒退。下列能印证小明观点的是
A. 局部的统一为今后大一统创造条件
B. 战乱频繁,人们自由的迁徙
C. 政权割据,形成三个有特色的国家
D. 民族团结,有利于民族交融
15、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6、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17、《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到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张骞出使西域 ③商鞅变法 ④华佗发明“麻沸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此战役( )
A.袁绍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
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D.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19、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以下哪项表述错误( )
A.受封诸侯不可以对封地进行再分封镇守疆土
B.交纳贡赋
C.出兵勤王
D.定期朝见天子述职。
20、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下列各项为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推翻国民党政权
B.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提前完成“一五”计划
21、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是____,目前所知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被后世称为“诗圣”的是:
(2)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的人物是:
(3)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4)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5)北宋时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23、北宋兴起的_______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
24、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的地方是___________。
25、识图题
名称:________
名称:________
26、宋代农业发展: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经济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是纸币
27、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______,东到辽东。
28、淝水之战
1.时间、对象、结果:383年,________与________交战于淝水,东晋获胜。
2.影响: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________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________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9、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________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______,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得________逐步瓦解。
30、如图为《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
请将下列早期人类名称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方框内。
A.北京人
B.元谋人
31、连线题
A.禹 | a.夏朝的最后一个国君 |
B.桀 | b.将都城迁到殷 |
C.汤 | c.夏朝的第一个国君 |
D.盘庚 | d.商朝的建立者 |
E.纣 | e.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是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被称为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3)刘邦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
(4)汉朝时发明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5)在建康定都的宋、齐、梁、陈,历史上统称为——
33、历史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留下了丰厚的文明遗产,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观察图片,分别写出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和导致两种房屋样式迥然不同的主要因素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2)秦国和秦朝分别修建了哪两个水利工程以利民生?
(3)下列四位人物是战国时期四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历史活动课中,电视台要招聘百家争鸣栏目主持人,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请你分别为下列四位人物安排最适合主持的栏同。
A.《人与自然》……_______ B.《法制在线》……_______
C.《和平使者》……_______ D.《关爱民生》……_______
(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文字名称和朝代。
名称 | A | B |
朝代 | C | 秦朝 |
概述与评价 | 是中国己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秦始皇命李斯等人制定的文字,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
材料: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秦国,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以期改变落后的状态。
(5)材料中的“黑色裂变”指的是什么事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裂变”的直接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