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宜兰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 2、观察下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

  • 3、1949年2月,解放军某侦察营来到长江北岸刻苦训练,战士们都由“旱鸭子”变成“水鸭子”,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  )

    A.解决军阀割据

    B.进行战略转移

    C.发起淮海战役

    D.发起渡江战役

  • 4、“金瓯”在古代是疆土之意,历朝统治者都希望“金瓯永固”,但在近代却出现了“金瓯已缺总须补”的情况。《北京条约》的签订使我国“金瓯”缺掉的一块是(     

    A.香港岛

    B.台湾岛

    C.九龙司地方一区

    D.辽东半岛

  •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自救运动。从下面表格中可以看出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内容

    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

    内:剿发捻(镇压太平天国和北方的捻军起义)外:勤远略(加强国防建设以抵抗外国侵略)

    A.促进中国近代化发展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D.改变中国落后局面

  • 6、“历史比较法”是帮助我们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一种常用方法。五四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

    A.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奋力抗争

    B.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改变中国的命运

    C.中国无产阶级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

    D.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 7、“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该观点旨在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A.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实现中国史上最深刻的变革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完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8、图为邓小平同中共“十四大”会议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一起。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的是 (  )

    A.高度评价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 9、对我国加入WTO的认识全面正确的是

    A.给我国带来了发展机遇

    B.开始了中国与国际经济的竞争

    C.有利于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D.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各种挑战

     

  • 10、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强调(     

    A.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人运动

    B.需要成立国际工人协会

    C.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D.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

  • 11、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 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C. 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D.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 12、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3、“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下图《时局图》题词,该漫画反映出(     

    A.中国军民大规模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B.帝国主义联合清政府绞杀义和团运动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对西方列强抱有的幻想

  • 14、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反应了农村的制度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5、王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对外开放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16、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三民主义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 民族、民生

  • 17、如图所示史料最适合用来说明(     

    A.民主革命的影响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近代科学的成就

    D.三大改造的意义

  • 18、“改革开放”“深远意义”“伟大转折”“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些词语形容我党的一次大会,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19、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在春季开始使用的新教材中,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中国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 20、“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每座英雄的城市都有英雄的故事在传诵。请根据提示要求写出城市名称

    (1)在这里,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里是_______________

    (2)在这里,召开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是_________

    (3)在这里,中共创建人民军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这里是___________

  • 22、1949年10月1日下午,_______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______________”成立,标志着“___________”的诞生。

  • 23、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点是______;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______

  • 24、识图一,填空:

    (1)此人物图是_________

    (2)写出他的革命事迹一项_____________

  • 25、“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以定人同归于尽”。由此场景的史实是  (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黄海海战   D. 三元里抗英。

  • 26、近代中国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   》的签订,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的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   》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27、北洋政府上承_________之权,下接_________之政。北洋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

  • 2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最先从____吹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 29、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___,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在多方协商下,决定在___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一一 ______ 。

    (2)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一一 ______ 。

    (3)李宗仁指挥的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______ 。

    (4)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______ 。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是哪里?此后我国又是如何一步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对我国和世界发展有何意义?

  • 32、简要概括近代中国在历次战争中均以失败结局的共同原因。

  • 33、为什么说科举制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 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学习;制夷:抵抗外国侵略者)“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③》

    (1)结合材料一回答,中国近代史上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请列举出两位主张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上述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主张,但没有得到答复。孙中山认识到,清政府已腐朽不堪,用和平手段,不可能挽救统治危机。孙中山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依然走上民主革命道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③》

    (2)1894年孙中山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后,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什么?后来他领导的哪一场运动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他领导这一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

    ——陈独秀

    (3)你认为陈独秀的这些言论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场运动之中?在这场运动中陈独秀所说的“西洋的新法子”是指什么?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这场运动有什么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你认为中国近代化这一系列探索活动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